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慈禧死後的怪靈

慈禧死後的怪靈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5-21 09:59:04

盜掘東陵的孫殿英做夢都沒想到,一條覆蓋在奇珍異寶上的“被子”,竟是慈禧墓中最有價值的随葬品。當年孫殿英随手丢掉了這條“被子”,得以讓這件珍貴的稀世珍寶在百年後重新面世。

2013年,河北東陵保護區的工作人員首次向媒體展示了繡有陀羅尼經的被子,這條被子上的經文均由金絲織成,除了經文外,被面上還裝點有佛像、佛塔等花紋。這條奢華的被子,既不失皇室的威儀,又有宗教的神聖感。

慈禧死後的怪靈(慈禧死後怕惡鬼纏身)1

慈禧于十八歲來到紫禁城,深得鹹豐寵愛,獲封為蘭貴人。鹹豐駕崩後,為鹹豐誕下龍子的慈禧被尊為皇太後。從這一天開始,這個二十七歲的女人開始了她長達四十八年的政治生涯,在晚清政壇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陀羅尼經全名《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這部經以“人、法、喻”都具足來立名。“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是“人”,“廣大圓滿無礙”和“大悲心”是“比喻”,“陀羅尼”是“法”;所以“人、法、喻”都具足。這部經,以“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來做譬喻。 陀羅尼是梵語,此雲“總持”;總持就是法。

嚴格來說,陀羅尼經并不是東土佛教的經咒,而是密宗佛教的經咒。這部經咒屬滿清皇室“專屬”,若非皇帝批準,任何人都不得使用這篇陀羅尼經。慈禧在滿清皇宮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她自然有資格使用陀羅尼經。根據文獻的記載,繡有陀羅尼經的被子被置于慈禧遺體的最上層,在這條被子之下的,是慈禧的遺體及價值連城的奇珍異寶。

有誦此陀羅尼者,“得十大利益、得十五種善生、不受十五種惡死”之說。因此,在佛教中,有這樣的說法:陀羅尼經有不可思議之大威德加持力,普通人在壽終正寝後,隻需将經文覆蓋到遺體上,就能消弭亡者的罪惡,消除死者在世間的魔障。此外,該經文還能使亡者身心安樂,受到阿彌陀佛的接引,前往西方極樂世界。在清朝以前,陀羅尼經的使用是不受限制的,不論使用者是否笃信佛教,哪怕是生前毀謗三寶的異教徒,也能通過該經文消弭生前的罪業。傳說,披着陀羅尼經被來到陰間的死者,連閻王也要對他禮讓三分。

從這種說法裡我們能看出,陀羅尼經被足可稱得上東陵随葬品中最有寶貴的。

慈禧死後的怪靈(慈禧死後怕惡鬼纏身)2

根據專家的介紹,這條織金陀羅尼經被經曆重重波折,曆經三個階段,終于在慈禧殡天後一百年重新面世。

第一階段:1908年,在裝殓慈禧的過程中,太監将這條被子蓋在老佛爺的屍身上。在制作這條被子之前,上面還點綴了八百餘顆明珠,僅這些明珠的價格就超過十六萬兩白銀。

第二階段:孫殿英率衆盜墓,對東陵進行了瘋狂的洗劫。在此期間,慈禧的随葬品均被士兵擄走,這條織金陀羅尼經被上的明珠也被全部拆下。不過,這條失去了明珠的織金陀羅尼經被士兵随意丢在一旁,未加理會。後來,溥儀及滿清遺臣在國民政府的幫助下,重新裝殓了慈禧的遺體,并将這條被棄置的陀羅尼經被被放置在香冊寶座上,再次将這條珍貴的被子封存在地宮中。

第三階段:1979年,東陵對外開放,考古人員将慈禧的随葬品送往故宮博物館,工作人員修複并裝裱了這條經被。

顯然,孫殿英及其手下的士兵沒什麼文化,買椟還珠。他們的眼睛裡,隻有金銀珠寶,根本沒有意識到這條經被的價值。正因如此,慈禧穿過的華服、蓋在其遺體上的經被被随意丢在地宮中無人問津,使這些真正有價值的珍寶得以留存。

慈禧死後的怪靈(慈禧死後怕惡鬼纏身)3

除了陀羅尼經被之外,在慈禧的随葬品中還有一件相當珍貴的香寶香冊。通常來說,香寶香冊是清朝地宮中“必備”的随葬物。香寶香冊由檀香木雕刻而成,它的價值并不在于它的材料,而是上面雕刻的文字。

清朝祖制規定,皇帝、皇後、嫔妃的封号會被篆刻在香寶香冊上,随死者葬入地宮。按照清宮的封号制度,皇後在死後能夠享有十六字封号。不過,慈禧與普通皇後不同,大臣認為僅用十六個字根本無法囊括老佛爺的一生,所以慈禧的香寶香冊上刻有二十二字封号。

與陀羅尼經被一同展出的,還有慈禧生前穿過的竹枝袍、使用過的太後禦玺、創作的書畫。此外,還有一些能夠展現慈禧生活情趣的佛教用品及藝術品。不論從文化價值還是規模來看,這場展出都堪稱史上慈禧文物展覽之最。

慈禧死後的怪靈(慈禧死後怕惡鬼纏身)4

不得不說,慈禧的生活頗有情調。從她親筆繪制的“羅浮珍影”,還有她寫過的“壽”字我們能看出,慈禧有一定的書畫功底。從這些文物中,我們能夠看到慈禧富有生活情趣的一面。

參考資料:

【《東陵大盜》、《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