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玉彬
大美中國畫
國寶名畫《清明上河圖》系列解讀之二
上一期第一次介紹《清明上河圖》,我們鄭重地公布了全卷所畫人數的統計結果。這一期,我就帶讀者開始《清明上河圖》“深度遊”。
首先,作為“導遊”,我要介紹一下“旅遊地”的概況:《清明上河圖》畫的是清明時節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開封)從郊區到城内的情況。它不是畫汴京的全景,而是選擇了一條主線,從郊區的一個小橋出發,走一段路,到汴河碼頭,路就繞河走了,畫面舍路而取河,由河道繼續往城門方向走,經過河道上的一座大橋(稱為虹橋,這是全卷的中心),再走不遠河道就拐了彎,于是又舍河而取路,上岸繼續向城門走。這樣再走一段路,就來到了城門,穿過城門到了城裡,最後描繪了一段路,全卷結束。當然,《清明上河圖》不是為了畫道路河流交通圖(那就沒意思了),而是為了畫街市、河市(虹橋附近、汴河兩岸熱鬧的市集)的種種情況,因此,我們的觀畫體驗很多時候會像逛街一樣(當然,特别的是,我們是在北宋逛街)。
好了,現在正式開始遊覽。請看圖一,這是《清明上河圖》的起點。圖中近景是幾棵沒有葉子的樹,仔細看,其中兩棵樹很有意思,有一棵樹的主幹斷了(箭頭①所指),樹皮也剝落了,露出了白色的樹身。有人說,這一截樹幹像是指示方向的箭頭。這種感覺應該是對的。再看道路對面、河右岸(觀者視角)的那棵樹,它的樹根在箭頭②所指的位置,樹身橫向河面,然後才轉折(箭頭③所指)向上,從視覺上來說,折斷的樹幹和橫生的樹幹,都向畫卷延伸的方向傾斜,的确有引導視線的作用,使觀者不知不覺地想要往後看。除了近景的幾棵樹,再遠一點還有不少樹,但它們都影影綽綽的,顯然,這是霧氣彌漫的緣故。就在這晨霧中走出來一支驢隊。領頭的是一個少年,他梳着總角的發型,看上去也就是十多歲的樣子。隊尾是一個大叔,看樣子應該是少年的父親。驢隊馱運的是木炭。雖然當時京城人家大多燒煤炭了,但是這裡張擇端畫的更像是木炭。
請讀者注意那個少年,他和領頭的驢子來到了小橋邊,雖然道路左右的兩棵樹都暗示着驢隊前進的方向應該是過橋去,可是少年卻像犯困走神了似的(也許是為了去京城賣炭被父親早早叫起來的緣故吧),繼續直行。倒是那頭領頭驢乖巧地自己拐彎了。不用小主人驅趕,領頭驢自己就知道拐彎,這個細節說明這條路他們走過很多次了。他們即将經過的橋是小橋,橋頭岸邊停泊着一艘船,那船是小船。船上無人,它隻是安安靜靜停靠在那裡。總之,《清明上河圖》的這第一個畫面,營造了清寂、蕭索、微妙的環境,同時,從霧中走來的驢隊又給這環境帶來生機和确定性。在看畫時,我建議讀者不僅要用眼睛觀看,還要鑽到畫中用心去體會。可以設想,我們站在宋朝那個寂寥的清晨,遠望皆是迷霧,耳邊隻是淺淺的水流聲,正在猶豫去向時,這支驢隊不緊不慢地走來了。于是,我們順理成章地随他們而去。當你真正來到畫面中,你會比單純地觀看體會到更多,比如,你的感官會充分調動起來,聞到驢子的氣味,聽到水流的聲音,感到晨霧的清涼……比如,你可以體會到叙事的節奏,《清明上河圖》的開頭創建了非常穩健的節奏,它不慌不忙、舉重若輕,顯示了大師手筆,我們“得到”了這種節奏,身心也會安靜下來。
現在我們再回來說樹。請看圖一箭頭④所指,那是一棵樹,對不對?仔細看,那樹身似乎是透明的,能夠透過樹幹看到驢身。這一處細節,也許是張擇端留下的bug,因為按理說,樹身不能是透明的。
張擇端畫樹,還有更不合理的。請看圖二,長在屋後的那棵樹,枝繁葉茂,但是仔細看箭頭所指的部位,那裡的樹幹是斷開的。注意,不是一般的斷裂,而是完全的斷開。也就是說,樹身與樹冠是分開的,可是,那樹冠卻又像無事一般好端端地生長着。是不是越看越詭異?如果說,透明樹有可能是張擇端留下的bug,那麼這棵斷柳,卻可能是張擇端有意為之,因而蘊含着某種意義。其意義,我們下一期再講。
最後,再說一下開頭這個畫面。有人說,現在我們看到的開頭并不是原本的開頭。《清明上河圖》在流傳五百年後,卷首磨損了一部分(估計磨損了一尺左右),因此明末裝裱匠把破損部分裁掉重新裝裱。破損部分的畫面是什麼内容?估計是遠山和樹木。我卻覺得,現在的開頭就是最好的。一次終生難忘的旅行,不必在喧鬧和宏大中開始,反而,開始于安靜的清晨是再好不過了。
作者:田玉彬,作家、學者、清明上河圖研究會顧問,著有《中國畫好好看》《清明上河圖:宋朝的一天》《給孩子的傳統文化課》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