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羊馱磚》:嘉峪關城,城牆高9米,還要在城牆之上修建數十座大小不同的樓閣和衆多的垛牆,用磚數量之大是非常驚人的,當時,施工條件很差,沒有吊運設備,全靠人工搬運。而當時修關城所用的磚,都是在40裡以外的地方燒制而成。磚燒好後,用牛車拉到關城之下,再用人工往上背。由于城高,唯一能上下的馬道坡度大,上下很困難,盡管派了許多人往城牆上背磚,個個累得要死,但背上去的磚卻仍然供不應求,工程進展受到了嚴重影響。一天,一個放羊的孩子來到這裡放羊玩耍,看到這個情景,靈機一動,解下腰帶,兩頭各捆上一塊磚,搭在山羊身上,然後,用手拍一下羊背,身子輕巧的山羊,馱着磚一溜小跑就爬上了城牆。人們看了又驚又喜,紛紛仿效,大量的磚頭很快就運上了城牆。
2、《擊石燕鳴》:相傳,古時有一對燕子築巢于嘉峪關柔遠門内。一日清早,兩燕飛出關,日暮時,雌燕先飛回來,等到雄燕飛回,關門已閉,不能入關,遂悲鳴觸牆而死,為此雌燕悲痛欲絕,不時發出啾啾燕鳴聲,一向悲鳴到死。死後其靈不散,每到有人以石擊牆,就發出啾啾燕鳴聲,向人傾訴。
古時,人們把在嘉峪關内能聽到燕鳴聲視為吉祥之聲,将軍出關征戰時,夫人就擊牆祈祝,之後發展到将士出關前,帶着眷屬子女,一齊到牆角擊牆祈祝,以至于構成一種風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