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廈門地區出現了藍眼淚景觀,很多網友都拍到了照片視頻,很多人前往打卡觀看,那麼,廈門出現的藍眼淚是什麼?藍眼淚是怎麼形成的?下面小編就帶來介紹。
廈門出現的藍眼淚是什麼
12日晚,廈門市海滄灣海域兩岸出現“藍眼淚”景觀,一道道海浪泛着藍光拍打在沙灘上,吸引不少市民遊客前來觀賞。
“藍眼淚”視頻層出不窮,對“藍眼淚”形成的猜測也是衆說紛纭。有網友說,“藍眼淚”是一種會發藍色光的微生物,這種微生物大面積爆發會形成赤潮,危害漁業,“藍眼淚”是海洋污染的表現和産物。對此,廈門大學環境與生态學院副院長、生态學系主任、海洋生态專家黃淩風教授表示,這些說法并不準确,目前沒有證據顯示此次“藍眼淚”與海洋污染有關。
其實“藍眼淚”是一種會産生淺藍色熒光的夜光藻類,自然分布于福建、台灣等地沿海。這種夜光藻受到潮汐、風力、水流的作用容易局部聚集,受到外界的刺激會産生淺藍色的熒光。
春末夏初适宜夜光藻繁殖,當海水中夜光藻密度較高時,就容易形成肉眼可見的“藍眼淚”。
往年廈門“藍眼淚”多會在3月底開始出現,像今年這樣正月裡出現“藍眼淚”,十分罕見!
專家稱可能與近期廈門溫度升高有關。
藍眼淚是怎麼形成的
産生“藍眼淚”的原因就是:夜光藻和海螢自身的發光。
其實,無論是夜光藻還是海螢,它們的發光機制都是相類似的。以夜光藻為例,當夜光藻受到海浪的拍打時,它體内細胞質中的熒光素酶就會開始催化熒光素和氧氣的反應,從而産生具有能量的含氧熒光素,從而在釋放能量的過程中産生邃藍的冷光。而海螢的發光則是得益于其體内的發光腺,在受到外界刺激的情況下,使得它發出藍光。
海螢在被沖上岸之後,僅能生存幾十秒的時間。所以每一次藍眼淚的出現,都意味着無數的海螢用它們最後的生命為人們爆發出這美麗而邃藍的光。
其實海洋中的發光生物有時不僅僅隻發出藍色光的,還有其它顔色。而各種顔色的光在大海中的傳播速度不一樣,像紅光、橙光、黃光,這樣光波較長的光被射人海水後,随海洋深度的增加逐漸被吸收了,這個時候藍光既脫穎而出,成了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最快的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