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此外端午節還稱“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等。
端午節是流行于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端午節起源于中國,最初為古代百越地區(長江中下遊及以南一帶)崇拜龍圖騰的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農曆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
後因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該日抱石跳汨羅江自盡,統治者為樹立忠君愛國标簽将端午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部分地區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等說法。
紀念屈原
屈原(約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雲名正則,字靈均,出生于楚國丹陽秭歸(今湖北宜昌),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
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少年時受過良好的教育,博聞強識,志向遠大。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提倡“美政”,主張對内舉賢任能,修明法度,對外力主聯齊抗秦。因遭貴族排擠诽謗,被先後流放至漢北和沅湘(沅江、湘江)流域江南、洞庭湖、九疑山(位于湖南省甯遠縣南60裡處)一帶等。
《戰國策》記載:“楚,天下之強國也;大王,天下之賢王也。楚地西有黔中、巫郡,東有夏州、海陽,南有洞庭、蒼梧,北有汾徑之塞、郇陽。地方五千裡,帶甲百萬,車千乘,騎萬匹,栗之十年。此霸王之資也!”春秋戰國時期,蒼梧山亦即九嶷山,屬于荊楚之地。這段話中所提到的洞庭、蒼梧是湖南境内的洞庭湖和湖南南部的蒼梧九嶷山。
在對遠古聖賢的追思和仰慕方面,屈原最推崇舜帝。在其詩作《離騷》、《九章》、《天問》、《九歌》中,屈原就多處單獨地提到了舜帝。在《離騷》中有“濟沅湘以南征兮,就重華而陳詞”句;在《涉江》中就有“駕青虬兮骖白螭,吾與重華遊兮瑤之圃。”屈原對舜帝可謂是情有獨鐘,詩人沉醉于美妙的遐想之中,期待着與舜帝一道,“登昆侖兮食玉英,與天地兮比壽,與日月兮齊光。”
秦、楚絕交。屈原被免去三闾大夫之職,放逐江南。他從郢都出發,先到鄂渚,然後入洞庭。
周赧王二十年(前295年),屈原到達長沙,在這楚先王始封之地遍覽山川形勢,甚起宗國之情。
周赧王二十一年(前294年)到周赧王三十六年(前279年),屈原第二次被流放到南方的荒僻地區。這次流放的路線,按《九章·哀郢》分析:
是從郢都(今湖北江陵)出發,先往東南順江而下經過夏首(今湖北沙市東南)、遙望龍門(郢都東門)經由洞庭湖進入長江,然後又離開了夏浦(今湖北漢口),最後到了陵陽(據說是今安徽青陽縣南)。時間長達十六年,在這之間并寫下了大量優秀的文學作品,如《九章·悲回風》等。
楚國郢都被秦軍攻破後,屈原自沉于汨羅江,以身殉楚國。
屈原是中國曆史上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楚辭”的創立者和代表作家,開辟了“香草美人”的傳統,被譽為“楚辭之祖”,楚國有名的辭賦家宋玉、唐勒、景差都受到屈原的影響。 屈原作品的出現,标志着中國詩歌進入了一個由大雅歌唱到浪漫獨創的新時代 ,其主要作品有《離騷》《九歌》《九章》《天問》等。以屈原作品為主體的《楚辭》是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源頭之一,對後世詩歌産生了深遠影響。成為中國文學史上的璀璨明珠,“逸響偉辭,卓絕一世”。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的“求索”精神,成為後世仁人志士所信奉和追求的一種高尚精神。
1953年,在屈原逝世2230周年之際,世界和平理事會通過決議,确定屈原為當年紀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汨羅龍舟賽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丢進江裡,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裡,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粽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的習俗
時至今日,端午節仍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于地域廣大,民族衆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于是不僅産生了衆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盡相同的習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兒回娘家,挂鐘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葉符,懸挂菖蒲、艾草,遊百病,佩香囊,備牲醴,賽龍舟,放風筝,比武,擊球,蕩秋千,給小孩洗苦草麥藥澡,塗雄黃,飲用雄黃酒、菖蒲酒、吃五毒餅、鹹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
本來是夏季的一個驅除瘟疫的之季度,從這一天必不可少的祛病防疫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挂菖蒲`蒿草、艾葉、薰蒼術、白芷,喝雄黃酒。
從春秋戰國至今,端午節已在民間傳承兩千多年。端午節的由來說法甚多,各地過法雖不盡相同,但包粽子、劃龍船是普遍習俗。
粽子的來曆
粽子又稱“角黍”、“角粽”,由粽葉包裹糯米蒸制而成,是漢族傳統節慶食物之一。粽子早在春秋時期就已出現,最初是用來祭祀愛國詩人屈原。到了晉代,粽子成為端午節慶食物。
愛國詩人、楚國大夫屈原,面臨亡國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憤地懷抱大石投汩羅江。為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人們紛紛把竹筒裝米投入江中,引魚蝦來食。以後,為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每到這一天,人們便竹筒裝米,投入祭奠,這就是我國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來。
為什麼後來又用艾葉或葦葉、荷葉包粽子呢?《初學記》中有這樣的記載:漢代建武年間,長沙人晚間夢見一人,自稱是三闾大夫(屈原的官名),對他說:"你們祭祀的東西,都被江中的蛟龍偷去了,以後可用艾葉包住,将五色絲線捆好,蛟龍最怕這兩樣東西。"于是,人們便以"菰葉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傳,逐漸發展為我國端午節食品。
賽龍舟的來曆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于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争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迹。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于吳、越、楚。
每逢五月初五端陽,從洞庭湖區到九嶷山區的湘水流域(湘南的道縣為“龍舟之鄉”),用龍舟競渡以紀念屈原的活動就從來沒有停止過。
其實,龍舟競渡早在戰國時代就有了。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遊戲,以娛神與樂人,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目。 後來,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賦予了不同的寓意。
根據:端午節來曆及習俗
道縣龍舟賽
編輯:尹珺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