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便血怎麼判斷是痔瘡還是直腸癌

便血怎麼判斷是痔瘡還是直腸癌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4 11:18:15
說起直腸癌大家應該都聽過,但是直腸癌什麼呢?是怎麼定義的呢?又是怎麼診斷的呢?怎麼才能早發現直腸癌?為什麼有的人直腸癌手術後生存期很長,甚至20年30年都沒事和正常人一樣,而有的人手術後僅僅生存幾個月,這是為什麼呢,今天我們就來詳細講講直腸癌的定義以及怎麼早發現早治療直腸癌。

便血怎麼判斷是痔瘡還是直腸癌(便血千萬不能大意)1

問:直腸癌是什麼呢?

答:直腸癌是指從肛門齒狀線至直腸乙狀結腸交界處之間的癌變,是目前消化道最常見的癌變之一。

直腸癌相對于消化系統的其他癌變目前來說治療效果還是比較好一些的。目前的數據來說有些直腸癌患者術後存活二十年以上,基本和完全康複的人一樣,但是也有一些人術後僅僅生存幾個月臨床上,有些直腸癌患者存活20餘年,或者通俗說已完全治愈同正常人一樣。但是,我們發現,還有一些直腸癌患者手術後僅僅生存數個月,這是什麼原因呢?

先不直接說原因,我先舉兩個病例。

一、一位40歲的中年男性,大便帶血一年餘,一直認為是痔瘡,覺得問題不大,就在家鄉衛生所治療,一直按照痔瘡進行治療,治療了半年餘,發現效果不好,然後陸續出現了排便排尿困難,然後就來我們醫院就診,醫生指診後發現距肛門約7cm處可以觸及一直徑約2cm腫物,指尖帶血,然後讓他做了腸鏡,發現給他開了腸鏡,然後腸鏡示:距肛緣約3cm處發現潰瘍性隆起,環周約4/5,質脆,易出血,勉強進境通過,上緣約12cm,病理結果為腺癌,然後做相關ct檢查,示:肝髒可見多發占位,考慮為直腸癌肝轉移,又發現腫瘤已經和盆腔盆壁固定,侵犯後尿道,因為已經轉移所以無法進行根治手術,又因為排尿困難,隻能簡單做了個膀胱造瘘,患者在八個月後死亡。

二、9年前,我剛上班,一位29歲的男性,因為發現便血,來醫院就診,因為他父親和我老師認識就直接找到我的老師,然後指診發現距肛緣約3cm處可見一直徑約2cm腫物,腸鏡取活檢後,病理結果顯示:腺癌,然後做了直腸癌根治術,術後發現沒有淋巴結和遠端轉移,并且未侵犯到肌層,也沒有做放化療,前段時間還見他來醫院找老中醫看自己的頭發的脫發問題,精神狀态很好。

便血怎麼判斷是痔瘡還是直腸癌(便血千萬不能大意)2

這兩個例子說明了早就診、早發現、早治療是很重要的,所以很多腫瘤的治療效果好都是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一旦耽誤了就很難治療了。這兩個病例也充分說明了便血得先弄清楚原因,很多人一便血就認為是痔瘡的原因,問題不大,等等就好了或者用點藥就好了,但是他們不知道的痔瘡确實是腸道便血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便血的原因并不全部是痔瘡導緻的,誠然,絕大多數的便血都是良性的,直腸癌隻是其中極少的一部分,不過如果覺得便血并不少什麼大事,就容易誤診,把早期的直腸癌當成了痔瘡,耽誤了最佳的治療機會,就會悔之晚矣。

那麼怎麼才能早期發現直腸癌呢?其實直腸癌是可以自我簡單的檢查發現一些端倪的,主要有以下四種方法進行早期直腸癌和痔瘡的鑒别。

第一,便血的鑒别:直腸癌的便血顔色一般是暗紅色,屬于壞死的出血,顔色也是比較污濁的。痔瘡和肛裂的話便血顔色一般是比較偏向鮮紅色的.肛裂便血一般都是伴有肛門痛甚至是肛門劇痛。

第二,腹部的症狀,直腸癌一般都是下墜痛,而痔瘡一般下墜痛不明顯。

第三,大便的改變,直腸癌一般會出現大便次數增多,下墜,大便形狀變細,甚至大便困難,而痔瘡一般沒有這些改變。

第四,自行進行直腸指診,直腸指診時目前診斷直腸病變的最簡單有效的方法,指診的方法是自己帶上手套或者指套在手指上塗上潤滑劑(如:凡士林、肥皂水等),伸進肛門,一般低位的直腸癌都是可以摸到的,直腸癌的腫塊都是比較硬一點的,中心凹陷,邊緣呈環堤樣隆起,退出來後指套指尖帶血,而正常的黏膜或者皮膚都是比較光滑柔軟的,區别較大,如果真的怕自己做不好,也可以到醫院進行指診檢查。(注:距統計,低位直腸癌比高位直腸癌更常見,占直揚癌的60%~70%,而且低位直腸癌的五年生存期更短,所以盡早發現是很重要的

如果一旦自己發現可疑的情況就要及時去醫院就診,避免耽誤病情,還是那句話早診斷、早治療是最好的防治方法。

便血怎麼判斷是痔瘡還是直腸癌(便血千萬不能大意)3

如果大家喜歡我的文章,歡迎大家關注我,我會給大家帶來更多的健康科普文章,如果有什麼想問的或者意見,可以留言私信我,我會盡量回複大家,謝謝大家。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