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部編版四年級下冊古詩三首教案

部編版四年級下冊古詩三首教案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8-04 00:09:54

部編版四年級下冊古詩三首教案(部編版四年級語文古詩三首優秀教學設計教案)1

【單元說明】

本單元以“觀察”為主題,包含了《古詩三首》《爬山虎的腳》《蟋蟀的住宅》三篇課文,以及“口語交際:愛護眼睛,保護視力”“習作:寫觀察日記”和“語文園地”。

本單元最重要的語文要素是“體會文章準确生動的表達,感受作者連續細緻的觀察”。本單元所選的三篇文章,就是通過文本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調動不同感官來進行連續觀察,記錄變化。本單元的習作是寫觀察日記,寫一寫你在認真觀察後發現的事物的特點及變化。叙述時要做到語言精練。“語文園地”通過交流培養學生細緻觀察的習慣;通過理解加點詞語的意思,體會句子表達的意思的不同;通過朗讀、背誦等方式積累有關氣候的諺語。

部編版四年級下冊古詩三首教案(部編版四年級語文古詩三首優秀教學設計教案)2

古詩三首

【教學目标】

1.會認“暮、瑟”等6個生字,掌握“降”這個多音字,會寫“暮、吟”等13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這三首古詩,理解這三首古詩的意思。默寫《題西林壁》。

3.學習通過寫景來表情達意的方法。

4.想象詩中描繪的景象,領悟詩中蘊含的哲理。

5.展現詩歌的魅力,激發學生熱愛詩歌、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這三首古詩,理解這三首古詩的意思。默寫《題西林壁》。

2.想象詩中描繪的景象,領悟詩中蘊含的哲理。

難點

1.學習通過寫景來表情達意的方法。

2.展現詩歌的魅力,激發學生熱愛詩歌、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策略】

1.字詞教學

本課要求會認的字有7個,會寫的字有13個。這些生字分散在三首詩中,教學生字時,結合詩歌的内容,認清字形,弄懂字義。注意圍繞生字的字形特點、結構特點、造字方法等方面進行教學。如:“費”是上下結構,上寬下窄。豎折折鈎要寫得稍寬,“貝”頓點要有力。“閣”是半包圍結構,是一個形聲字,可組詞“閣樓”。在教學生字的同時,也要教給學生識記生字的方法。

2.在讀中理解

本課三首詩歌合轍押韻,讀起來朗朗上口。在教學時,把朗讀放在首位,在指導朗讀的基礎上,通過解析重點詞語,讓學生理解整首詩的意思。

3.發揮想象

詩歌短小精悍,往往用很少的字就能傳達豐富的意思。這三首詩都運用了寓情于景的寫法,在學習這三首詩的過程中,引導學生用心讀詩,琢磨關鍵詞的意思,并鼓勵學生發揮想象,在頭腦中形成畫面,同時,品味每句詩的意思,琢磨其中蘊含的詩人的情感。


【學前準備】

1.預習提綱

(1)通過查閱字典自學本課生字。要求會寫的字要會組詞,會認的字要認清字形,讀準字音。

(2)搜集三位詩人的相關資料。

(3)熟讀這三首古詩,弄懂詞語的意思,并在此基礎上初步弄懂詩歌的意思。

2.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3課時

部編版四年級下冊古詩三首教案(部編版四年級語文古詩三首優秀教學設計教案)3

第1課時:《暮江吟》

課時目标

1.認識“暮、瑟”這兩個生字,會寫“暮、吟”兩個生字。

2.朗讀并背誦《暮江吟》這首詩。

3.理解詩句的意思,學習詩人準确描寫景物的方法,體會詩人在景物描寫中蘊含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話題導入,引入詩題

1.詩歌是我國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它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豐富的内容。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第一首詩《暮江吟》,去感受一下詩歌的魅力。(闆書:暮江吟)

2.作者簡介。

同學們,通過預習相信大家已經對作者有了一定的了解,那誰能向大家介紹一下作者白居易呢?

生結合自己預習時查找的資料在全班交流。師從“簡潔、全面”等角度進行評價。

課件出示: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山西太原,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元稹合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代表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有《白氏長慶集》傳世。

3.認清字形,注意會寫字的寫法。

“瑟”是平舌音。“暮”字上下宜緊湊,“艹”的橫要平直。“吟”字“口”小偏上,“今”撇捺伸展。

設計這個環節,既能讓學生對詩歌感興趣,又能檢驗學生的預習情況、概括能力和字詞認讀情況。


二、詩歌朗讀指導

1.教師播放詩歌朗誦的音頻,學生仔細聽朗讀。

2.學生結合注釋,讀通全詩,大緻了解全詩的意思。

3.誦讀全詩。

在讀的過程中,要讀出節奏,讀出感情。現在,請同學們劃一劃這首詩的朗讀節奏。

生讀詩,并劃分節奏,師巡回指導。指名朗讀,通過朗讀展現古詩的朗讀節奏,其他學生進行評價。

(提示:在劃分詩歌節奏時,我們應注意:固定的詞語不能分開,意思關聯緊密的地方不能分開。)

課件出示: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朗讀指導:這是一首七言絕句,詩的前兩句詳細描寫夕陽下江面的顔色,體現出詩人觀察之細緻,心情之閑适,讀的時候要放慢速度,把這種閑适的心情表現出來。後兩句是特寫,寫出了九月初三夜露和月的樣子,表達出詩人的喜愛之情,讀的時候要把這種喜愛之情體現出來。

設計意圖:

誦讀是詩歌教學的重點之一。在詩歌教學中,多種形式的誦讀能讓學生加深對詩歌的記憶和理解。


三、品味詩歌

1.這首詩的題目是《暮江吟》,我們從這個題目中能獲得哪些信息呢?

課件出示:

暮江吟

暮:日暮,黃昏時分。點明了時間。

江:點明了地點。

吟:古代詩歌體裁的一種。

2.找景物。

詩人在不同的時間裡,各描寫了哪些景物?用橫線在詩句中畫出來。

生找答案,并彙報,師總結并闆書:殘陽、江、露、月。

3.品詩句。

(1)詩人筆下的景物為什麼這麼吸引人?這和詩人的用詞分不開。我們來看第一句:

課件出示:

一道殘陽鋪水中

師:請同學們讀這句詩,看看詩中的哪個字用得好,為什麼。

生讀詩,找出自己覺得用得好的字。學生找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适當引導學生找到“鋪”字。

師:“鋪”字可否換成“照、射”等字?為什麼?

生思考,師從詞語的表達效果的角度進行引導。

師總結:“鋪”是動詞,形象地寫出了夕陽貼着水面斜射的場景,非常平緩柔和,給人以親切、閑适之感。而其他詞語很難表現出這樣的意境。(闆書:閑适親切)

(2)讀第二句詩,思考:在夕陽的映照下,江水發生了什麼變化?

生讀詩,思考問題,師巡回指導。全班交流,師及時作出評價。

課件出示:

半江瑟瑟半江紅

師總結:這句話寫出了夕陽下江水的顔色,奇幻、美妙,令人稱奇。

(3)課件出示第三句詩,學生讀詩句,思考:“可憐”一詞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課件出示:

可憐九月初三夜

生思考,并在全班彙報。

師總結:“可憐”并不是我們通常理解的意思,而是“可愛”的意思。那麼,哪些景物讓詩人覺得可愛呢?我們看看下一句:

課件出示:

露似真珠月似弓

(4)思考:怎樣的露珠、月亮讓詩人覺得可愛呢?

(闆書:露珠——真珠 月——弓)

運用比喻的修辭方法,形象地點明了露珠和月的特點,表達了詩人對它們的喜愛之情。

(5)在詩人眼裡,殘陽、江水、露珠、明月是那樣美。這些景物無不表現了他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生活的熱愛。詩人通過細緻的觀察、傳神的筆墨,把這些常見的景物描寫得生動、優美、迷人,其中還蘊含着詩人輕松、閑适的心情,真不愧是千古名作!

設計意圖:

先從題目入手,緊接着抓住重點詩句來品味詩中的意境,給學生以美的感受,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同時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四、拓展延伸

1.品讀這首詩,在頭腦中想象畫面。拿起筆,把想象到的畫面描繪出來。

2.在學過的詩中,你最喜歡哪首詩描寫的景色?把詩背出來,讓大家欣賞一下吧。

部編版四年級下冊古詩三首教案(部編版四年級語文古詩三首優秀教學設計教案)4

第2課時:《題西林壁》

課時目标

1.會認“緣”這1個生字,會寫“題、側、峰、廬、緣”這5個生字。

2.朗讀、背誦并默寫《題西林壁》這首詩。

3.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中蘊含的哲理。

4.學習從不同角度觀察事物,從不同角度看待問題。


【教學過程】

一、揭示詩題,讀題解字

1.闆書題目:題西林壁。

師:題目的意思是什麼?誰來說一說?

生讀題目,并組織語言回答問題。先請其他學生做出評價,最後老師進行總結式評價,指導學生正确理解題目。

課件出示:

題西林壁

題:書寫、題寫。西林:西林寺。

壁:牆壁。

題目點明了詩人題詩的地點,也點明了詩人遊玩的地方。

2.作者簡介。

師:通過預習,我們知道了詩人蘇轼,誰能給我們介紹一下蘇轼?

生展現自己搜集到的有關蘇轼的生平。

課件出示:

蘇轼(1037—1101),字子瞻,号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與其父蘇洵、其弟蘇轍合稱“三蘇”。有《東坡易傳》《東坡樂府》《潇湘竹石圖卷》等傳世。

設計意圖:

從題目入手,讓學生初步了解詩歌;介紹作者的生平,增加了學生的文學常識積累。


二、通讀古詩,讀懂詩意

1.自學字詞,把詩讀通、讀順。

教師指導:“題”平捺長伸,托住上部“頁”;“側”左窄右寬,“貝”的點不宜過長;“峰”左窄短,右寬長;“廬”兩撇基本平行,上下兩點對應;“緣”左窄右寬,右部撇由上到下漸長。

2.生自由朗讀全詩。

3.指名讀,教師及時評價,對朗讀進行指導:讀之前先劃分朗讀節奏,朗讀的速度要稍放慢,讀出韻味,讀出詩的節奏感與韻律感。

如:讀“側成峰”的時候,節奏要放慢,聲調要跟着降低,這樣就會有一種餘音袅袅的感覺。請同學們讀後面的幾句。

課件出示: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隻緣/身在/此山中。

4.指名讀、齊讀。

采用各種形式的讀,在讀中把握詩歌的内容,初步理解詩歌的意思,為下個環節的學習打下基礎。


三、深入感悟

1.讀第一句詩“橫看成嶺側成峰”,思考問題:

課件出示:

1.哪兩個字體現出了觀察角度的不同?

2.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分别會産生怎樣的效果?

生讀詩,思考問題,并向全班彙報。師及時評價并總結:從“橫”“側”兩個字可以看出觀察的角度不同。觀察角度不同,看到的結果是不一樣的。(闆書:橫——嶺側——峰)

2.讀第二句,說說詩人又是從什麼角度觀察的。

生讀詩,教師指名學生回答并總結:這一句是從遠、近的角度觀察的。

(闆書:觀察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結果也不一樣。)

3.學完前兩句詩,你有什麼疑問?為什麼看廬山會有不一樣的結果呢?

學生發言,交流自己的疑問,師生共同解惑。

4.讀後兩句詩。請用“之所以……是因為……”這樣的句式來回答“為什麼會認不清廬山的真面目”這一問題。

教師引導學生理解後兩句詩的意思,用規定的句式回答問題。

預設:之所以會認不清廬山的真面目,是因為身在此山中。

設計意圖:

抓住關鍵詞來理解詩的意思,從觀察角度入手,感悟觀察角度不同會得到不同的觀察結果。從兩方面入手來了解詩歌,達到對詩歌由淺到深的認識。加深印象,使訓練目标落實到位。


四、拓展延伸

1.“不識廬山真面目”的原因是“身在此山中”,那麼,我們怎樣才能看清“廬山真面目”呢?

生各抒己見。師引導:置身山外,站在更高的位置,從不同的角度,全面地觀察,才能看清“廬山真面目”。

2.那麼,做人方面,我們又獲得了哪些啟發呢?

生各抒己見,師進行引導。

課件出示:

我們看人要全面,不能隻看到别人的缺點或優點,要從不同角度去看,既能看到别人的缺點,又要看到别人的優點。

3.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結果就不一樣。你在生活中有沒有遇到這樣的例子?

生回憶并回答,師及時引導并作出評價。

(闆書:人生哲理)

設計意圖:

提出開放性的問題,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看待事物,讓學生深刻理解這首詩蘊含的哲理,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部編版四年級下冊古詩三首教案(部編版四年級語文古詩三首優秀教學設計教案)5

第3課時:《雪梅》

課時目标

1.認識“騷、遜、輸”這3個生字,掌握“降”這個多音字,會寫“降、閣、費、須、遜、輸”這6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這首詩。

3.了解詩句的意思,領悟詩歌所蘊含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引起興趣

1.課件出示:

同學們,這兩幅圖片美不美?梅花和雪花都在寒冬綻放,它們互相映襯,給人們帶來了美的享受。可是今天,它們卻起了争執。它們在争執什麼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雪梅》去看個究竟。(闆書:雪梅)

2.作者簡介。

關于詩人盧钺,大家又了解多少呢?誰來說一說?生介紹詩人。

課件出示:

盧钺:南宋詩人,自号梅坡。代表作有《雪梅》兩首。

設計意圖:

用圖片把學生帶入優美的意境中,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初讀古詩,解決生字詞

1.借助拼音,自讀這首詩,把字音讀準确。在讀的過程中,注意多音字和會寫字的寫法。

課件出示:

降xiánɡ(投降)

jiànɡ(降落)

遜:半包圍結構,可組詞“遜色”。

輸:左窄右寬,書寫的時候要注意布局緊湊,撇、捺舒展。

2.同桌互讀,互相糾正讀得不正确的地方。

3.師示範朗讀這首詩,并劃分出節奏。

課件出示:

梅雪争春/未肯降,

騷人閣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

雪卻輸梅/一段香。

4.生齊讀,指名讀,同桌互讀,背誦。

設計意圖:

這首詩蘊含着豐富的哲理,讀起來也朗朗上口。多讀,能讓學生正确把握節奏,有助于熟讀成誦,為理解詩意打好了基礎。


三、品味詩歌

1.請大家默讀這首詩,根據注釋,試着自己理解詩句的意思。

生默讀,理解詩句的意思。師巡回指導。

師:我們在理解詩句的意思的時候,首先要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除了注釋的重點詞語,我們還要找出自己不理解的詞語,通過向别人請教等方式理解意思。

生畫出自己不懂的字詞,向其他同學或老師請教。

2.請同學們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這首詩的意思。

暢所欲言,師進行引導。對說得好的同學及時給予表揚,對說得不準确的同學要及時糾正。

3.課件出示全詩翻譯,學生對照全詩翻譯糾正自己理解不準确的地方。

課件出示:

梅花和雪花都認為自己占盡了春色,誰也不肯服輸。這讓詩人難以評議梅和雪的高下,隻好放下筆來。梅花雖然沒有雪花那樣晶瑩潔白,但是雪花卻少了梅花的一股幽香。

4.悟道理。

(1)從這首詩中,我們可以看到梅花和雪花各有怎樣的優缺點?

生讀詩,回答問題。師總結。

課件出示:

梅花和雪花都有自己的優點,也有自己的缺點。這從後面兩句詩可以看出來:梅花香,卻沒有雪的潔白;雪花潔白,卻沒有梅花的香氣。

(2)從中我們能悟出什麼道理?

生暢所欲言,師加以指導。

課件出示:

道理:人各有所長,各有所短。我們要互相學習,取人之長,補己之短。(3)在理解的基礎上,讓我們重新來讀這首詩。

師生共同朗讀這首詩,讀出感情,讀出韻味。

設計意圖:

從關鍵詞語入手,理解詩句的意思,并在此基礎上體會詩句蘊含的道理,從而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四、拓展延伸

搜集其他有關梅或雪的古詩。

設計意圖:

設計這個環節,目的是讓學生增加文化積累,拓寬知識面。

本文的三首古詩都是描寫景物的詩,通過景物描寫,或表達詩人閑适的心情,或蘊含豐富的哲理。在這三首詩的教學中,我做到了以下幾方面:

一、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導入環節,我想方設法激發學生的興趣,或展示精美的圖片,或設計讓學生感興趣的話題。

二、自主學習。

在詩歌教學中,我先讓學生自己朗讀詩歌。在讀的過程中,圈出生字,觀察字形,再通過查閱工具書、與同學交流等方式弄清讀音和意思。這樣引導和鼓勵學生自主學習,能提高學習效率,同時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以讀促悟。

朗讀是學習語文的重要方式之一。詩歌雖然短小,但内容精悍,韻律和諧,朗朗上口。我将朗讀訓練貫穿于詩歌教學的全過程,通過指導學生正确劃分詩句節奏、讀出重音與輕音、把握語氣的急促與舒緩等,讓學生在朗讀中理解課文内容,體會詩歌的意境和作者抒發的情感,感受詩歌的音韻美,培養良好的語感。

最新部編版語文備課(1-6年級),教案、課件、學案免費下,私信我回複【福利】

老師領福利:

最新!部編版1-6年級語文備課:教案、說課、習題、音視頻配套送

課件教案試卷,上個廁所的時間全配齊?這個免費神器老師必須get

送2000套主題班會課件,每周一班會,10年不重樣!老師總能用得着

老師免費領!200套課件PPT模闆 2018年中考試卷 全套班級管理資源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