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中市豐裕中心小學,靓麗的學校名片給這所位于揚中市城鄉結合部的小學添色不少,很多學生獲得了各項全國獎項的獎牌和獎杯,含金量十足,為啥?
2019年4月,小編跟随教育部中央新聞采訪團,走進揚中市豐裕中心小學,近距離感受它獨特的藝術教育特色,感受剪紙藝術給孩子們帶來的改變。
有樹有屋有校園 一把剪刀“繪”出孩子眼中的世界
走進這所學校,每個班級的牆上,都貼着各式各樣的剪紙作品,
有小花,有動物,有手拉手的小人,不少孩子還給這些作品編了有趣的故事。
大家能看出這些剪紙是在說什麼嗎?
兩隻貓圍着一個花瓶?
兩個牽手的小姑娘?
一群笑呵呵的孩子?
Emmmm 娃娃想表達的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樣
不信?
那就來看看下面這幅作品
↓↓↓
這幅剪紙作品裡有兩個小人,還有花花草草,角落裡還有蝴蝶
作者小朋友說“這幅剪紙的名字是《梁山伯與祝英台》”。
現在問題來了
在這幅圖裡哪一個是梁山伯,哪一個是祝英台?
————————————
這還不簡單嗎?肯定是兩個小人嘛
抱歉上面的是錯誤答案
正确的解答是
↓↓↓
角落裡的小蝴蝶才是梁山伯和祝英台
畫面描述的是“梁山伯和祝英台破繭成蝶後,被我們兩個小孩子看到呢”
小編可不是在胡說
這是作者小朋友親口告訴我的
沒錯,拿着剪紙作品的小男孩就是作者本尊
男孩居然會剪紙嗎?
真的是男孩子剪出來的?
哼,這有什麼大驚小怪的
在豐裕中心小學,人人學習剪紙,個個能剪
就算是男孩子也可以使得一把好剪刀!
師生同上“剪紙課” 你學如何“剪”我學如何“教”
在這個校園裡,剪紙元素幾乎無處不在,就算是班牌,都是由剪紙圖案構成的。學校老師讓孩子們用剪刀,把身邊的事物,聽過看過的故事作為素材,描繪他們眼中的世界。
打鐵還需自身硬,要讓孩子在一張紙上肆意揮灑剪出花樣,需要從基礎開始做起,更需要從培養出合格的老師開始。在豐裕中心小學,楊榮芳和倪玉榮兩位美術老師,通過自學,開始了她們的兒童剪紙教學探索之旅;同時學校也聘請民間剪紙藝術家擔任學校的藝術顧問,定期到學校指導老師的教學工作,教師隊伍在探索和指導中梯隊發展。
如何讓孩子愛上剪紙,願意去“動剪刀”?學校老師告訴學生,讓他們把“剪刀”當成特殊的畫筆,去減輕他們面對這種“工具”時的畏懼感。同時學校打破傳統的教學方式,讓學生“信天遊”式的去剪,孩子們不打草稿,直接在頭腦中構思藝術的形象,再直接剪出來。
學生們現場制作剪紙作品
正在剪紙的學生們
課堂上正在剪紙的學生們
班級裡的剪紙課
老師有話說·學校在教學中形成了層次性的教學體系
“一年級的時候,我們的課程主要是教學生剪單個的形象,小貓啊,樹啊,都是學生生活中接觸比較多的形象;到三年級的時候,開始教學生剪‘連在一起’的形象;到四年級的時候教學生學剪‘帶邊框’的作品……學校在教學中形成了層次性的教學體系。”
老師有話說·當孩子在原本不擅長的領域做出成果,應該得到鼓勵
學生們的作品如果用專業的眼光去評判,肯定是有瑕疵的,但在學校老師看來,雖然學生的剪紙可能不像民間剪紙藝術大師的作品那麼細膩,造型那麼精準,甚至有些粗笨,“但是我們會從這個這些質樸的形象中找到亮點去‘誇一誇’學生。”因為“每個孩子的天賦都是不一樣的,也許他對美術不喜歡,但隻要他能剪出來一個小東西,就是一種成功。”“他已經在自己不擅長的領域做出來一些事情,就應該給他予以鼓勵,表揚。”
………………………………
小編手記:馬美琴、丁檑、梅雨……更多“他們”殊途同歸
豐裕中心小學以“培養心靈手巧的好孩子”為辦學理念,實施以剪紙為中心點的特色藝術教育,讓每個農民工孩子享受到了藝術教育的快樂。
從2005年伊始,學校的很多學生的剪紙作品就在全國、全省各類藝術作品評比中屢獲大獎,2012年6月,學校成功舉辦首屆全國少兒剪紙教學研讨活動。同年,學生馬美琴、丁檑獲全國首屆少兒剪紙作品展一等獎。9月,學校被評為江蘇省藝術特色學校。
2017年,學校的學生梅雨還參加了“指尖中國·絲路剪影”北歐剪紙展,用剪刀“講述”了精彩的故事。用梅雨的母親邢女士的話說:“剪紙改變了我的兩個孩子,讓他們有更多的機會,更大的舞台展示自己。兩個孩子有這樣的表現,讓我為他們感到驕傲。”
馬美琴、丁檑、梅雨,以及更多曾就讀和正在就讀的學生們,通過“剪紙”這種方式在簡易的材料條件下,享受着藝術創造的快樂,也在不斷感悟藝術之美,創造之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