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鹘即回纥,由回纥改名而來,是中國的少數民族部落,維吾爾族的祖先。主要分布于新疆,另外在内蒙古、甘肅、蒙古以及中亞的一些地區也有散居。漢文史料中"回纥"一詞來自古回纥文,回鹘之名來源于部落韋纥、烏護。
回纥是鐵勒諸部的一支,韋纥居住在土剌河北,烏護居住在天山一帶。回鹘一度作為突厥汗國的臣屬。突厥汗國強盛時,回纥部落臣服突厥。743年,回纥汗國滅突厥,統一鐵勒諸部,回纥逐漸成為鐵勒諸部的統稱。840年,回鹘汗國瓦解,居住在漠北的回鹘部落大部分南下華北,其餘部分分三支西遷,其中一支和天山一帶的回鹘結合,還有部分回鹘部落依附黠戛斯。
回纥是奴隸制社會,人逐水草而居,其政權組織沿用突厥汗國制度。回鹘人通行回鹘語,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回鹘人最初使用突厥文字,後來使用回鹘文,也使用漢文。回纥汗國助唐平定安史之亂,和唐王朝保持着緊密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往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