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漢武帝劉徹,人們首先會想到他手下的将領衛青、霍去病曾多次率軍,深入大漠擊潰了匈奴人。另外晚年希望自己能夠長生的劉徹,還因為愚昧害死了自己的皇後衛子夫和兒子劉據。衛子夫、劉據死後,劉徹心裡也是無比悔恨的。要不然他也不會留下劉據孫子劉詢一條性命(當時尚在襁褓之中),修建思子宮。劉詢登基稱帝時,霍去病的弟弟霍光正獨攬朝中大權。作為衛子夫重孫和外甥的劉詢與霍光二人,卻沒有急着為衛子夫母子平冤昭雪。反而是姻親關系的二人,忙着内鬥争權。
劉詢除掉霍光,成為真正的天下之主後,卻做了一件他本不該做的事情。這件事就是追封自己的祖父劉據為戾太子。“戾”這個字很好理解,意為暴虐無道。給自己祖父這樣一個谥号,不就是說自己的祖父是一個暴虐無道的太子嗎?這個谥号也等于坐實了,昔日的劉據确實有過謀反的舉動。
史書中是怎樣記載劉據之死的呢?邯鄲人江充,自幼習得家傳醫術。年輕時候的江充将自己能歌善舞的妹妹,嫁給了趙國太子劉丹,以此來攀附劉丹。随後不知為何劉丹卻派人追殺江充,無奈之下江充隻好逃到了長安。在長安城内江充有幸被劉徹召見,随即劉徹便封江充為都尉出使匈奴。成為劉徹寵臣的江充,曾上奏劉徹,劉丹經常和姐妹們合眠于後宮,随之劉徹大怒将劉丹下獄。通過這段話人們便可以知道,江充是一個徹徹底底,喜歡攀附權貴的小人。
後來太子劉據請求劉徹罷免江充的官職,并将其下獄法辦。劉徹并沒有同意劉據的請求,但劉據和江充卻就此結仇。等到劉徹晚年,江充誣告劉據府中藏有不祥之物,太子想要害劉徹。于是劉徹降旨讓江充搜查劉據府邸,果不其然江充從劉據府中搜出了用于損害劉徹之用的人偶。劉據驚懼之下起兵,想要先一步誅殺江充。不曾想劉徹卻誤以為劉據真的想要起兵謀反,随即劉徹讓江充率領大軍前去捉拿太子劉據。最終劉據兵敗自刎而死,在劉據死的同一時間,劉據之母衛子夫也選擇了自盡而亡。
身為劉據孫子的劉詢,掌權後不可能不徹查劉據身死之事。劉詢明明知道事情的真相,他卻為何還要給自己的祖父一個戾太子的谥号呢?編者覺得是出于以下幾點原因:一、自己剛剛掌權,為了穩定大局不宜替祖父翻案。如果給祖父劉據一個好的谥号,那不是間接否定,反對自己的曾祖劉徹嗎?二、早年劉詢的苦難經曆,讓他有些怨恨素未謀面的祖父。能不能成為皇室成員不重要,祖父劉據是否真的謀反也不要緊。祖父劉據盲目的起兵,卻是險些害自己送了命。要不是曾祖劉徹動了恻隐之心,劉詢可能活不到成年。
因此就個人情感而言,劉詢是站在曾祖劉徹這邊的,他很反感素未謀面的祖父劉據。于是登基之後的劉詢,并沒急于替祖父、曾祖母平冤昭雪而是給了祖父一個不好的谥号。在劉詢更登上皇位時,衛子夫的外甥霍光更是曾毒死了他的結發皇後。除掉霍光後的劉詢,不希望再次見到外戚幹涉朝政的一幕。他更不想見到霍家借助衛子夫的平冤昭雪,死灰複燃。于是劉詢便用戾太子的谥号,坐實了祖父曾經謀反過,将當年事情的真相給掩蓋了起來。
劉詢以谥号貶低祖父劉據的同時,其實也間接連累到了衛子夫。等到劉詢晚年,他終于給自己曾祖母衛子夫一個谥号:思後。這樣的谥号算不上好也算不上壞。從字面上人們就能看出劉詢所要表達的情感。他追思衛子夫,是希望童年時候的自己能被一個長輩(曾祖母)關懷。
劉徹做夢也不會想到,自己因為貪念長生,而間接害死了兒子和皇後。兒子和皇後死後,追悔無比的劉徹更不會想到,劉據的孫子居然會因為童年的苦難經曆,恨着自己的祖父,并且重孫還給了劉據一個不好的谥号。造成劉氏皇族親情悲劇的罪魁禍首,便是劉徹對于長生的貪念以及小人江充對太子劉據的誣陷。劉據和衛子夫死後,劉徹終于得知了兒子并沒有反心,一切都是江充的誣陷。惱怒無比的劉徹當即便降旨夷滅江充三族,并在湖縣境内為劉據修建思子宮。
參考資料《史記》《漢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