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 于斌
出品 | 潮起網「于見專欄」
得益于宏觀經濟地不斷發展,IT軟件、互聯網行業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飛速前進。我國經濟實體數量不斷增加的同時,數字經濟規模也在不斷擴大。這使得人們的辦公方式不再局限于線下辦公室。尤其是自2020年新冠疫情以來,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線上辦公,協同辦公市場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
釘釘作為協同辦公行業的領軍企業,2021年10月,釘釘在未來組織大會上對外宣稱,用戶數已突破5億,其中企業、學校在内的各類組織數量已超過1900萬。
但領跑者并不一定是賽場上最終的勝利者。近年來,釘釘可謂是内憂外患、處境艱難。雖然釘釘用戶規模在不斷地擴大,但一直處于虧損狀态,且用戶體驗感差,一度面臨下架的風險。同時随着企業數字化進程的推進、協同辦公行業的發展,各個大廠都紛紛湧入其中。先有騰訊推出企業微信、後有字節跳動推出飛書,互聯網巨頭都想在該市場上分一杯羹,釘釘領軍企業地位受到沖擊。
宮鬥不斷,行業地位尴尬
釘釘的出現,是阿裡巴巴進軍社交領域野心的體現。生活歸微信,工作歸釘釘,是釘釘創始人給釘釘的最初定位。最開始,面對騰訊社交的領先地位,釘釘的這種定位顯然不想和騰訊發生正面沖突,誇張一點來說,釘釘當初是繞着騰訊走的。
但是,競争是資本市場的常态。最初的藍海也會随着競争者的不斷湧入,變成一片紅海。釘釘再也無法繞開競争。
應用協同辦公軟件要想獲得優勢,擊敗競争對手獲得超額盈利,用戶流量是其發展的根基。評論一個産品的好壞與否的首要前提是該産品被廣大群衆使用過。沒有使用就沒有發言權。而用戶流量代表着一個品牌在市場中的曝光度,進而影響着産品的使用頻率。軟件不管如何實用,如果沒有用戶使用,也隻是無根之木,存活不了多久。
釘釘雖然在該行業發展最早,用戶量也最高,但相比于企業微信和飛書,釘釘在用戶流量方面缺少社交軟件作為支撐。在這一點上,企業微信和飛書就具備天然的優勢。
現如今,我國微信用戶使用量超過12億,這大大提高了企業微信在大衆視野中的曝光率。同時企業微信作為騰訊向協同辦公領域進軍的産物,延續了微信的使用風格,用戶接受度最高,UI風格最容易讓用戶适應。而且和微信幾乎如出一轍的操作習慣,可以節約一定時間的試用期,這一點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用戶使用量。據統計,企業微信用戶活躍數現已高達1.8億。
伴随着經濟的快速發展,科技的日新月異,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在這種快節奏的生活中,抖音、今日頭條、faceU激萌等軟件APP成為人們碎片化時間的一種休閑娛樂方式。這些貫穿人們生活的APP都是隸屬于字節跳動。
據不完全統計,字節跳動的所有平台全球月活數達到19億。飛書作為字節跳動推出的一款辦公協同軟件,可以将飛書和有效的關鍵的字節跳動關聯到一起,相當于飛書擁有着巨大的流量池。
不同于企微和飛書,釘釘的布局生态實施“雲釘一體”戰略,即以釘釘為端入口,打通與阿裡雲的連接,兩者之間的客戶、數據、業務開始相互融和滲透。雖然阿裡巴巴旗下有天貓、淘寶等軟件,但實際上與釘釘的關聯并不大。缺少社交軟件支撐的釘釘,也成為了釘釘在這一方面最大的劣勢。
違背人性,風評極低
2020年是曆史性的、不平凡的一年,也是協同辦公發展契機最強勢的一年。
疫情期間,在全網線上辦公的第一天,釘釘用戶在線數量就高達兩億,成為了疫情期間最火的辦公軟件之一。不僅企業上班族要去線上打卡上班,就連學生們也要去線上打卡學習。
不可否認,釘釘作為一款高效的協同辦公軟件,很多功能在很大程度上為使用者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入職、離職、請假、報銷等被用戶贊美做的十分完善。
但另一方面,釘釘在各大應用商店的評分極低,用戶體驗感較差。
據統計,釘釘在騰訊應用寶上的應用評分最低,僅有1.3分,在華為應用市場和OPPO軟件市場上的評分為1.4分,蘋果APP Store的評分為2.4分,小米應用商店最高也隻有3.1分。
其中一點很重要的原因是釘釘的設計違背了人性。有媒體稱,釘釘的産品理念實質上是“讨好”老闆的軟件,成為了一款管理員工的系統。雖然可以讓少數領導快速地掌握員工的情況,提高工作辦事效率,但大多數員工卻感覺到了被支配的恐懼。這種支配讓員工們感受到了被監視和不信任。
“叮”,是釘釘收到消息後發出獨有的消息提醒音,當用戶讀到消息後,對方的消息就會從未讀變成已讀,而且還會表明具體已讀的時間。如果在平時工作日還好,但是在周末休息的時候被“叮”一下,回複和不回複就變成了一個難題。
還有各種工作群,隻要有消息就會“叮”個不停,還不敢屏蔽,因為一旦屏蔽很有可能漏掉老闆布置的任務。
如果說“消息已讀”從時間上支配着員工,那外勤打卡就是在空間上監視着員工的活動範圍。相信對于經常跑外勤的員工對這個功能并不陌生,老闆可以随時要求員工打卡,通過打卡記錄掌握員工的行動路線。這也讓員工的不被信任感油然而生,自此對公司和老闆産生抵觸心理。
與此同時,讓人厭惡的還有密聊這個功能。這個功能可以讓員工發表匿名小報告,據了解,這也産生了不少部門之間的争鬥,很不利于公司的團隊協作。
網友對釘釘評論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在釘釘上,員工是機器,領導是使用機器的人”,更有評論稱,釘釘是老闆奴役員工的工具。最大的原因就是因為釘釘的設計理念違背了“人性”,缺乏對員工最起碼的尊重。如何平衡辦公效率和尊重人性兩方面是釘釘必須解決的問題。
釘釘的盈利之困
據數據分析,截止目前,平台上釘釘ISV超過10萬,注冊用戶數量早已突破1億,在協同辦公軟件行業中規模最大。但奇怪的是盈利成為了釘釘的另一大難題。
根據阿裡最新财報,截止2021年12月31日止三個月,包含釘釘的雲服務分部報告經調整後的EBIT為盈利134百萬,同比之下,2020為虧損人民币221百萬。看起來似乎釘釘已經扭虧為盈,但事實似乎并沒有那麼簡單。
在阿裡最新的财報中也已提及,釘釘的盈利主要是因為實現規模經濟所緻。規模經濟很大程度上意味着标準化。但釘釘的市場定位一直都是堅持TO B端,堅持PaaS,這個問題與釘釘的市場定位背道而馳。
TO B端和PaaS是以客戶為導向,即滿足客戶的私人訂制。但應用的局限性和客戶、場景的無限性,使得釘釘在這一方面顯得有些捉襟見肘,無法滿足客戶的所有需求。面對這種情況,雖然釘釘推出了“專屬釘釘”,即客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在專屬釘釘上進行修改,但是這也大大增加了釘釘的運行成本,“專屬釘釘”也很難為釘釘創造利潤。
公司作為盈利組織,為股東賺取更多的财富才是其存在的根本目的。據了解,釘釘最大的股東對于釘釘目前的現狀極其的不滿,巨額的投入資金卻遲遲看不到盈利。擴大規模實現規模經濟似乎成為了釘釘的無奈之舉。
但市場蛋糕的總體有限,規模經濟隻能緩解釘釘一時的盈利困難。要想在協同辦公市場上長期的發展下去,釘釘就必須向股東和外界展現其盈利的能力,改革迫在眉睫。
其次,釘釘的産品結構較為複雜。打開釘釘,頁面功能特别密集,一種功能同時會存在多個入口,如日曆至少有4處。而且多個頁面包含大量與工作無關的推廣,讓人覺得淩亂,上手難度較高,降低客戶體驗度和協同辦公的效率。
小鵬汽車是釘釘的老用戶,釘釘為小鵬汽車6年間累計節省至少1800萬元的成本。2021年年初還在為釘釘代言的小鵬,竟然在一個月的時間内就完成了向飛書的切換,原因是想要更高的協同辦公效率。可見,産品結構過于複雜也使得釘釘喪失了“金主爸爸”,無法獲取盈利。
2022年3月21日釘釘生态大會暨品牌升級發布會上對外宣稱,釘釘正在進行一場浩大的生态開放戰略,重啟阿裡雲智能新的增長引擎,打造第二增長極,壯大阿裡集團數字化與2B服務。但如何改變上述現狀,釘釘的盈利之戰才剛剛開始打響。
結語
随着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協同辦公市場也在飛速前進,前景廣闊的同時,競争也在愈演愈烈。
面對企業微信和飛書的沖擊,釘釘的生态布局略顯尴尬,如何平衡工作效率和人性,以及如何盈利,都是釘釘業界亟需解決的問題。
不過,釘釘作為協同辦公市場行業的領軍人物,實力依然不可小觑。目前還處于成長期的協同行業,所有企業均是黑馬。相信釘釘也不會讓衆人失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