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端午節吃粽子,是山西省城鄉人民傳統的習俗,包粽子時,浸米時水裡放艾葉,粽子以黍米為餡,佐以紅棗,外包蘆葉,吃時拌糖;
2、投粽子,端午節太陽未出山時,将特定形式和數目的粽子投山或置水,以紀念屈原、介子推及明初大将軍常遇春之母;
3、飲雄黃酒,是山西民間端午節的重要習俗,節日期間,成年人除飲雄黃酒外,還需在七竅之處塗抹,小孩子不飲酒,用筷子點在耳、鼻及肚臍等處即可;
4、插艾蒿,端午節期間,家家戶戶在門上插一束艾蒿以辟邪;
5、戴香包,長輩在節前用碎布做成禽獸、花卉等各種形狀的小包,内裝雄黃、蒼術、香需等中藥材及香料,稱為香包,佩帶在孩子身上;
6、疥蛤蟆躲端午,端午節前,晉南地區舊俗需逮回一隻蛤蟆保存,并且節日當天把墨錠塞進蛤蟆腹内,陰幹,稱為“蛤蟆墨錠”;
7、竄城牆,節日期間出門逛城牆,轉完城牆,到城下的各寺廟祈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