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深化投資體制改革,優化資源配置。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這是實現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基本前提。
2、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打造合格的市場主體。隻有理性、合格的市場主體,才能有降低成本、追求技術進步、實現利潤最大化的内在動力,這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基本載體。深化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造,積極引入國内外有實力的戰略投資者,形成多元投資主體,改善公司治理結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繼續推動國有資本調整和國有企業重組,優化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做好政策性關閉破産,國有經濟要從一般性競争領域退出,逐步向關系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增強國有經濟控制力和影響力。
3、推進科技體制改革,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基本動力。有效的科技體制将為科技進步與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提供體制保障。要大力推進科技體制市場化改革,統籌不同所有制單位的科研投入,改變長期存在的所有制歧視和部門壁壘問題,支持教育體制改革,推動科技教育事業真正面向世界、面向市場、面向現代化。要全面落實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實施基礎研究、高技術研究和科技支撐計劃,推進國家創新體系建設,重點建設一批國家實驗室、國家工程中心,加強科技基礎能力建設。
4、加強環境資源制度建設,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大力推進節能減排,加強節能環保,構建能源資源等生産要素投入的約束機制,這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基本條件。發展生産要素市場,建立反映資源稀缺程度和市場供求關系的要素和資源價格形成機制,逐步取消壟斷行業産品的行政定價機制,相應建立與完善價格調整聽證制度。建立落後産能的退出機制,加快淘汰高耗能行業落後産能。着力推進建築節能、高效照明産品推廣等十大重點節能工程,增強節能能力。
5、深化财稅、金融體制改革,提供制度與政策環境。優化财稅等政策設計與制度安排,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供優良的政策環境。建立有利于科學發展的财稅制度,加快建立健全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态環境補償機制。完善省以下财政管理體制,積極推行"省直管縣"和"鄉财縣管"等财政管理改革,完善地方稅制,逐步建立财力向基層傾斜的機制,增強基層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能力,引導地方政府由過于重視發展工業項目向重視生态環境和基礎設施方面轉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