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是四川省會,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是古蜀文明發祥地,中國十大古都之一,具有三千多年的建城曆史,最近看到網上有關很多成都的新聞,比如說新一線城市,修到六環之外,更有說有趕超那個特大城市,還有拿成都跟重慶做比較,重慶成都兩地人幾乎要鬧起群架。自己感覺,其實兩個地方發展的都很好,各有千秋,現在全國上下都在大搞建設,幾乎每個城市都能看到高樓大廈,高新産業園區,咱們何必去做比較,更何況重慶四川原本就是自家兄弟,比較誰有錢有何意義。
第一次來到成都那是2002年,那時候是上高二,是第一次出遠門,也是第一次來到這麼大的一個地方,剛辦好身份證的年紀,總想到外處走一走,沒有高鐵隻有綠皮火車的年代,從廣西搭乘火車到成都都要兩個白天一個黑夜,不過很喜歡做綠皮火車,沿路上大小站都能停車,火車下小商販們向車廂内售賣各式各樣的美食,隻是現在的火車站跟以前的火車站,已經面目全非,是發展而改變還是時間的推移而改變,畢竟自己是一個很懷舊的人。
一千多萬人口的準一線城市,豈能發展不好,成都是中國西南地區的金融和商貿重鎮,是中西部地區商業最繁榮的城市之一,聚集着世界各大著名銀行機構,設立外國領事館數量最多,成都商業綜合體數量居全國第一,在建購物中心面積居全球第二,産業總産值數據很多新聞都已經公布,沒必要在提起,知道成都現在發展很好,速度很快,很有錢就是了。
成都市降水豐沛,河網密度大。成都市有岷江、沱江等12條幹流及幾十條支流,河流縱橫,溝渠交錯,馳名中外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庫、塘、堰、渠星羅棋布,成都地處長江流域上遊,河水主要由大氣降水、地下潛流和融雪組成,在流入成都平原之前,河道主要在高山峽谷之間,受人為污染極小,因而水質格外優良,能滿足成都市人民生活和生産建設用水的需要。
1952年正式投入運營成都站,西南地區最大的鐵路樞紐,也是成都鐵路局直屬最大的特等站,東站是成都樞紐中最重要的客運站,是成渝地區規模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現代化和綜合交通樞紐,南站是成都市重要的區域綜合交通中心,成都雙流國際機場,是中國第四大航空樞紐,世界前50大繁忙機場,中西部最繁忙樞紐機場,西南地區最重要航空客貨集散地,比起以前的綠皮火車,舒坦多了,哪怕現在乘坐火車,時速也比起以前更加的快速,不再是從廣西到成都要用兩個白天一個黑夜的年代。
金沙遺址發掘即考證看來,成都已經擁有三千二百多年的曆史,三千多年曆史進化和發展過程當中,已經形成了自己的生活習俗,建築風格,民族文化和飲食文化,而水源充足的成都平原,更是滋養了生活在這片土地的人民,育孕了俏男靓女,随意走在成都街頭,都能夠看到很多的帥哥美女,也不知道是這裡的人喜歡吃辣的原因,性情特别的豪爽,性格特别的火辣,對于一個内斂的自己,有時候還真招架不住熱情火辣的成都人。
成都是十大古都之一,城内擁有很多曆史遺産,包括很多曆史古建築,成都市内和城郊附近古鎮多如麻,都江堰、武侯祠、杜甫草堂、金沙遺址、明蜀王陵、望江樓、青羊宮等衆多名勝古迹和人文景觀,對于一個很喜歡文化古迹更是流連忘返,喜歡旅遊的人,來到成都就對了,來了之後,保準讓你舍不得離開這座古都。
武侯祠是紀念中國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的祠堂,武侯祠因諸葛亮生前被封為武鄉侯而得名,諸葛亮出征北伐北魏因積勞成疾,因病去世在北伐前線的五丈原(今陝西寶雞市岐山縣),享年五十四歲,身為蜀漢丞相的諸葛亮,在世前被封"武鄉侯",去世後被蜀漢後主劉禅追封"忠武侯",因而曆史上尊稱諸葛亮祠廟為"武侯祠"。最早的武侯祠在陝西省漢中的勉縣(沔縣),但目前最有影響的是成都武侯祠。蜀王劉備公元223年病故白帝城之後,靈柩運回成都,下葬于此,史稱惠陵。按照漢制,有陵必有廟,所以在同時期,就有了漢昭烈廟誕生,大約在南北朝時期,成都武侯祠與惠陵、漢昭烈廟合并一處。
公元223始修建劉備陵寝,武侯祠景觀一千多年的風霜血月和歲月滄桑,不同時期都有不同成都的損毀,在後世人不斷修繕和保護下,也在不斷地完善,武侯祠現在是全世界影響最大的三國遺迹博物館。成都武侯祠是國内紀念蜀漢丞相諸葛亮的主要勝迹,也是成都市一個主要的旅遊參觀點。
緊挨在武侯祠旁邊錦裡古街,是文化産業示範基地,據傳說錦裡是西蜀曆史上最古老、最具有商業意味的古街道,在秦漢、三國時期便聞名于天下。錦裡古街,成都的武侯祠,以秦漢、三國精神為靈魂,明、清風貌作外表,川西民風、民俗作内容,擴大了三國文化的外延。這條古街上,濃縮了成都生活的精華,有茶樓、客棧、酒樓、酒吧、戲台、風味小吃、工藝品、土特産,充分展現了四川民風民俗的獨特魅力,拜武侯,泡錦裡,已成為成都旅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人文景觀,名勝古迹玩多了,不如來逛一逛菜市場,對于都知道有個青羊宮,或許大夥還不知道還有個成都還有一個很老牌的青羊綜合市場,很喜歡走菜市場,自己平時喜歡走遠離都市的鄉鎮,總感覺在遠離都市的鄉鎮菜市場裡,才能買到地地道道的民間美味,其實在這裡也能看到很多的民間美味,臭豆腐,燈油鼓,肥腸粉,鍋灰,春卷皮,牛皮火燒,醬香餅,糖油果,糯米發糕,豆花,民間美味真是應有盡有。
青城山,喜歡金庸小說的書友們都知道笑傲江湖裡的餘滄海,為了一本辟邪劍譜而遭至青城派元氣大傷,喜歡白娘子的人都知道白素貞曾經在青城山修煉,最近還經常聽到德雲社的相聲演員張雲雷唱着:青城山下白素貞,洞中千年修此身,如果來到成都不來青城山走一遭,還真有些遺憾,盡管青城山在成都市60裡開外的都江堰,相比來說60公裡并不算遙遠。
名勝古迹注定是人山人海,看到此場景不得不應驗了那句古話,中國人就是愛湊熱鬧,哪裡熱鬧就往哪裡擠,當然這是2018年的照片,由于近段時間疫情的原因,打亂了春節假期去成都遊玩的計劃,或許隻有一個人清淨的時候,才會想起今年還有成都之旅沒有如約随行,當然現在自己已經來到重慶生活,今年的突發原因也沒有離開重慶,相信疫情期結束後,去成都遊玩的時間也不會太遙遠。
可能處于個人愛好吧,就是喜歡爬山,享受大自然給予自己的美,呼吸新鮮的空氣,刺激肺活量,提升自己的内在美,每一次爬山,都會給自己不一樣的心情,更難得的是,還能激發自己的靈感,對于一個業餘的文字創作者來說,一個意外的靈感,都能讓你寫出一些很有意義的文字,盡管自己的文學水平處于低下等,自己會努力,會提高,會不斷地學習和進步。
小時候,老媽經常吃火鍋,廣西人很少吃辣,就是火鍋裡面放油鹽,我二叔經常取笑我媽說,火鍋跟火鍋看看人家吃的火鍋身什麼樣,把自己給笑死了,當然老家的火鍋跟這邊相必确實很大,首先就是辣,自己沒來重慶之前,确實不怎麼喜歡吃辣,而來到重慶生活後,現在是不辣不歡,越辣越過瘾。據說火鍋源于泸州,成名于重慶,流傳于四川,散布于全國,響名于世界,但是在川渝内吃到的火鍋,相信都是一樣的好吃,現在自己也是走到哪都想起要吃一頓火鍋再走。
龍抄手,重慶吃老麻抄手,感覺自己已經是很有口福了,沒想到來到成都,還能吃到這等美味,不知道取名龍抄手,是取個高大尚的名字還是當初起源是下鍋做抄手的時候那個人的名字叫龍而取名龍抄手,就像宋小寶演小品吃海參炒面,是一個人叫海參,他炒的面所以取名海參炒面,當然龍抄手是一道民間美味是一個無争的事實。
謂冒菜,就是把各種素菜葷菜:豆芽、藕片、豆腐、雞肉、豬肉、牛肉等,放在一個用竹編的帽子裡,然後放在一鍋辣的老湯裡面去煮,煮熟之後,再撒上佐料,就可以美美的吃了,其實這道美食很多地方都有,感覺唯獨成都是吃得最有味道的。
成都不僅是一座曆史名城,還是一座熱門的旅遊城市,更是一座吃貨們的天下,成都就是這麼熱情的等着你的到來,你來與不來,他都會靜靜地等着你。
謝謝廣大讀者閱讀本文稿,敬請給予建設性意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