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帝陵是否保存完整?澎湃新聞記者 嶽懷讓繼去年12月“陝西西安灞橋江村大墓”被确定為漢文帝霸陵之後,又一漢代帝陵基本确定河南洛陽的考古工作者近期披露了詳細情況,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漢代帝陵是否保存完整?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澎湃新聞記者 嶽懷讓
繼去年12月“陝西西安灞橋江村大墓”被确定為漢文帝霸陵之後,又一漢代帝陵基本确定。河南洛陽的考古工作者近期披露了詳細情況。
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據河南洛陽日報社旗下洛陽網消息,6月15日,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與洛陽日報報業集團“掌上洛陽”客戶端聯合主辦的“考古洛陽·讀懂曆史”系列直播活動第三場在白草坡東漢陵園進行,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員王鹹秋、工作人員何慧芳帶領觀衆走進考古發掘現場,揭秘白草坡東漢陵園的建築布局和歸屬問題。
報道介紹,白草坡東漢陵園遺址位于白草坡村東北部,是洛南東漢陵區中,距離當時都城最近的一座帝陵。2006年4月至2007年5月,為配合鄭西高鐵的修建,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對白草坡東漢陵園遺址進行了初步的調查勘探,并對工程線路占壓區域的陵園建築進行了發掘。2017年,白草坡東漢陵園遺址的考古工作重新啟動。其間,一個重要問題始終困擾着考古人員,那就是白草坡東漢陵園究竟埋葬着哪位皇帝。
據文獻記載,東漢王朝定都洛陽,曆時196年,建有12座帝陵,其中11座帝陵位于洛陽境内。由于文獻記載簡略,加上東漢帝陵湮沒在各曆史時期墓冢之間難以辨識,每座帝陵的具體位置和歸屬問題,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内都是難解的謎題。
2020年,一個偶然的發現讓考古人員揭開了白草坡東漢陵園的“真容”。“當時,發掘現場出土了一件帶有紀年題記的石質圓形器物,器物外側壁有‘光和三年造’題記,這為确定陵主身份提供了關鍵性證據。”王鹹秋說,“光和”為漢桓帝的繼任者漢靈帝的年号,而漢靈帝文陵已經确定位于邙山陵區,因此,該石質器物應是漢靈帝為漢桓帝修建陵園或舉行陵園祭祀時制作的,聯系文獻記載的漢桓帝的陵區位置,基本确定白草坡東漢陵園是漢桓帝宣陵。
根據目前的考古發現,白草坡東漢陵園遺址内分布着“石殿”“鐘虡”“寝殿”“園省”“園寺吏舍”5組相對獨立的建築單元。其中,“石殿”初步推測為陵廟,“鐘虡”為與祭祀相關的禮樂建築的代稱,“寝殿”用于陵墓祭祀,“園省”是守園陵貴人與宮人的居所,“園寺吏舍”是陵園令、食官等管理陵園的辦事機構。
目前,“園寺吏舍”是考古人員了解最深入的一個區域。資料顯示,“園寺吏舍”大緻分為辦公、生活兩個功能區,生活區相當于“職工宿舍”,裡面的院落設計十分巧妙、合理。比如,每個院落裡都有水井提供生活用水,水井建在有頂的廊道上,可保持水源幹淨且不被污染。水井的旁邊還設有滲井,用于收集生活廢水、院落降水,滲井連接着排水支渠,能将廢水排進主水渠。
“在‘職工宿舍’中,我們還有一個有趣的發現,那就是每個院落的西北角都有一個磚砌式地穴遺迹,起初我們推測是糧食倉窖,後來發現也可能是廁所。”王鹹秋說,根據史料記載,東漢陵園管理措施規定院落晚上要落鎖,居住在此的人不能随意外出,這就要求每個院落都有“獨立衛生間”。同時,漢代模型明器上的圈廁,廁所門經常開于一側,這與該磚砌式地穴遺迹的開門方向吻合。
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白草坡東漢陵園基本确認墓主為漢桓帝的消息,在2020年底已經經媒體報道披露。例如,《洛陽日報》2020年12月18日就曾刊發報道《白草坡東漢陵園出土“紀年”器物基本确認墓主為漢桓帝》。
根據史書記載,東漢12位皇帝,除了獻帝禅陵位于焦作市修武縣境内,其他11位都葬在洛陽。可究竟葬在哪兒,始終是個謎。
從2003年起,洛陽市先後開展了10個與東漢帝陵相關的大型考古項目,結合史料記載、考古調查及勘探,基本确認11位皇帝的帝陵分布在南北兩個陵區。北陵區位于邙山,在漢魏洛陽城的西北處,也就是現在的孟津縣境内。考古人員推測光武帝原陵、安帝恭陵、順帝憲陵、沖帝懷陵、靈帝文陵5座帝陵集中于此。
南陵區在漢魏洛陽城的東南處,也就是現在的伊濱經開區。考古人員推測這裡有6座帝陵,分别是明帝顯節陵、章帝敬陵、和帝慎陵、殇帝康陵、質帝靜陵、桓帝宣陵。截至2018年4月,考古人員已對東漢7座帝陵進行考古勘探工作,分别是大漢冢、二漢冢、三漢冢、劉家井大冢、朱倉M722陵園、朱倉M707陵園、白草坡村東漢陵園,勘探總面積達256萬平方米。
對于墓主人的信息,洛陽網2006年曾刊文《漢桓帝劉志:僥幸當皇帝 不幸成傀儡》介紹,與其說漢桓帝劉志是位皇帝,不如說他是個木偶:稱帝20年,他幾乎沒有獨立決斷過一件國家大事,而是外戚、宦官讓他怎麼做,他就怎麼做,完全沒有帝王風範。
來源: 澎湃新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