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大學畢業後應母親的願望正式成為山東一家電視台的主持人,但幾年的工作下來,李玉覺得應該尋找一種表達自我的方式,于是辭職來到北京,在北京做了一段時間的場外主持人之後加入東方時空的《生活空間》,做了一名紀錄片導演;從《今年夏天》、《紅顔》,到《蘋果》,從文藝範兒的《觀音山》,到懸疑類型片的轉型,李玉的每一部電影,都是一次明确的轉身;小時候頑劣的李玉特立獨行,我行我素,李玉不是個安分的人,但是卻安分地拍電影,平均兩年拍一部電影,沒有弄得太職業化;當中國導演的五代、六代之分漸漸模糊,李玉這一代70後導演慢慢走向主流市場,由于成長環境的不同,這代導演的傷痛不一樣,相對于第六代經曆過一些運動的痛,80後更自由,70後導演還受到一些傳統的東西束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