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視覺中國
“請問你是哪所大學的?”
“中科院的。”
……
前天,教育部發展規劃司正式公布2017年度申報設置列入專家考察高等學校名單,共有46所高校入選,其中包括新設本科學校(21所)、更名大學(16所)、獨立學院轉設為獨立設置民辦本科學校(6所)和同層次更名(3所)。有業内人士分析說,随着新建和更名高校的不斷湧現,如何為大學起個“信雅達”的名稱和簡稱,也考驗着高校的文化品位。
此次更名的16所高校,大多為“學院”升格為“大學”,如鄭州輕工業學院更名為鄭州輕工業大學、成都學院更名為成都大學、上海電力學院更名為上海電力大學。其實,我國高校熱衷由“學院”更名為“大學”的風潮由來已久。《2008至2013年教育部批準更名的全國高校名單目錄》顯示,這五年裡全國共有257所高校更名,占全國具有高考招生資格高校總數的10.35%。這些學校的更名往往規律明顯。一是更名大學較多的省份,大多為高考大省。二是大部分教育學院已改制為師範學院,并逐步轉型為本科教育;中醫學院更名為中醫藥大學,醫學院變成醫科大學,财經學院改為财經大學,科技學院更名為科技大學。三是以地市命名的高校上升為以省級或區域命名。另據2011年至2016年間的統計,全國至少有70多所學院“升格”,這其中就包括上海應用技術學院更名為上海應用技術大學、上海對外貿易學院更名為上海對外經貿大學。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說,高校往往十分看重有無大學的“名分”,更名會有着許多現實的“紅利”,一所高校從學院更名大學,辦學質量還沒怎麼變,但當年的招生錄取分數就可能提高幾十分。然而,恰是一窩蜂的更名,也時不時地在高校間引發龃龉。例如,泸州醫學院改名四川醫科大學,四川大學随即緻函教育部表示反對,因為川大下屬的華西醫學中心俗稱“川醫”,與泸州醫學院改名後的簡稱相同。更搞笑的是,上海對外貿易學院更名為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時,曾引來遠在北京的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校友的質疑:“誰允許你在我們學校的名字前面直接加一個地址?”
此外,一個朗朗上口的大學校名簡稱,會成為高校的活名片,但争議也往往由此而生。例如,北京大學簡稱北大、上海交通大學簡稱上海交大、大連大學簡稱連大,而複旦大學和清華大學則分别簡稱複旦、清華。有些大學的簡稱是約定俗成的,如:華南理工大學簡稱華南理工、華東理工大學簡稱華理。而上海海事大學和上海海洋大學,究竟誰可以擁有“海大”的簡稱,似乎目前尚未有定論。至于此次新設立的中原科技學院,網友戲稱其為“中科院”,則基本上屬于惡搞了。還有,新更名的上海電力大學,其簡稱也會頗受關注,因為“電大”在我國的高等教育體制中是有着特殊含義的。另外,中美合作的上海紐約大學,似乎不太喜歡被簡稱為“上紐大”,因為國外大學的英譯中名稱一般不作簡稱,有誰聽說過牛津大學簡稱“牛大”、劍橋大學簡稱“劍大”?再比如,多倫多大學不簡稱“多大”,悉尼大學不叫“悉大”。
來源/東方IC
熊丙奇認為,高校辦學不應該在名字上大做文章,而應該注重内涵發展,但這需要改革我國高等教育管理和評價模式,消除對高等學校的等級化、身份化管理,對高校辦學進行專業評價,形成各類型、各層次高校都能辦出一流水平的辦學環境,另外,社會在評價高校時也不能隻看其名,而要分析其辦學質量和特色,這樣學校才能安于定位,不亂改校名。
新民晚報首席記者 王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