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守仁格竹的典故有什麼道理

守仁格竹的典故有什麼道理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7-31 14:12:00

  1、守仁格竹的典故告訴我們的道理是|:并不是隻向外格物,增進知識固然重、但提高境界要并重,并且希望用增進知識來幫助提高境界,并不能隻注重增進知識而忘了心靈的境界。通過守仁格竹的典故我們方知天下之物本無可格者;其格物之功,隻在身心上做;決然以聖人為人人可到,便自有擔當了。

  2、守仁格竹:指明朝大思想家王守仁年輕時為了實踐朱熹的“格物緻知”學說,曾格了七日七夜的竹子,希望格出聖人之理的典故。

  3、明代大哲學家王守仁一心想成為聖賢,一直笃信朱熹的“格物緻知”學說。為了實踐,他曾格了七日七夜的竹子,希望能夠格出竹子之理,但換來的卻是刻骨銘心的失敗,自己更因此而病倒了。從此,王守仁開始改變了自己的看法。

  4、王守仁通過對格竹子之理失敗的經驗的總結,認為在朱熹的“格物緻知”論中,認識的對象是自然的事物,認識的方法是外在的觀察,認識的目的是增進知識。王守仁對朱熹的這種“格物緻知”論非常不滿,提出了自己的“緻良知”學說。所謂“緻良知”,就是說認識的對象應該是自己的心靈,認識的方法應該是向内的自我體驗,并将自己的體驗即心中的天理推廣到外部事物之中。當然,對作為認識的最終目的即提高道德修養和精神境界來說,它們之間沒有原則性的區别。

  5、王守仁(1472—1529),漢族,浙江餘姚人。字伯安,号陽明子,世稱陽明先生,故又稱王陽明。中國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軍事家。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夠統軍征戰,是中國曆史上罕見的全能大儒。封“先儒”,奉祀孔廟東庑第58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