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節,讓我們來看點好玩的事情
一起回到唐代敦煌的魔幻時空
看看敦煌少年們的生活
體操王子在表演
你以為敦煌裡都是佛祖菩薩?
那你就忽視了無所不在的熊孩子
據統計莫高窟有兒童圖像的洞窟183個
約占洞窟總數的37%
一個不小心啊!
佛陀的誕生
阿私陀仙占相-莫高窟第76窟-宋
在迦毗羅衛國北面的喜馬拉雅山的山洞裡,隐居着一位婆羅門苦行學者,名叫阿私陀。他博學多聞,道行深厚。當阿私陀得知淨飯王的太子出生時的種種瑞相時,便立刻專程趕到王宮,要替太子看相。
童子禮佛(中唐)
看這虔誠跪拜的架勢
佛祖要不要考慮準備個紅包?
蓮花童子
我就想知道,為什麼這兩個童子這麼黑?
供養人中的兒童-莫高窟第138窟-晚唐
有媽的孩子是個寶
好喜歡孩子身上的小花衣!
群童采花-莫高窟第112窟-中唐
最怕孩子紮堆,上房揭瓦!
滿耳朵都是小屁孩呼朋引伴的聲音……
童子疊羅漢-莫高窟第217窟-盛唐
看表情!一個凝神眺望遠方,一個扭頭觀望,一個快要跌倒,隻有一個老漢臉的孩子默默當磚……
好形象有沒有!
橦伎-莫高窟第61窟-五代
小小藝術家,你頭頂那個是不是隻猴?
步打球-榆林窟第15窟-宋
腳踩蓮花打水球,這個活動可以去參加跑男……
王祖藍的既視感……
拜師求學
學堂(五代)
包臀裙、八字腳,上個學幹嘛這麼扭捏泥。
童子禮佛
童子禮佛(盛唐)
童子禮佛(盛唐)
童子禮佛(盛唐)
童子禮佛(盛唐)
童子禮佛(盛唐)
童子禮佛(盛唐)
童子禮佛(盛唐)
佛祖看了一陣兒表演
熊孩子,你是來逗比的嗎?
曆史科普時間:敦煌壁畫從北朝到宋元時期,跨度長達千年。熊孩子們的形象也有變化。北朝至隋代,兒童圖像主要出現在佛教本生、因緣及佛傳故事畫當中,人物很小,形像簡單,大多用線條粗略勾勒,類似漫畫或示意圖,主要是為了表現故事情節,隻有個别洞窟中的兒童形象較為逼真。
唐前期(吐蕃統治敦煌前),随着經變畫的出現及淨土思想的流行,兒童圖像出現了豐富多彩的形式。不僅在西方淨土變,而且在其他經變中也出現了兒童形象。兒童形象逐步脫離宗教色彩,越來越向世俗生活方向發展;
晚唐五代以來,一方面表現兒童形象的壁畫題材更加增多,一方面兒童形象也出現了程式化的傾向。
敦煌石窟中的衆多兒童圖像,反映了中古時期兒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構成一部中古兒童生活史。
本文主要參考楊秀清文章,“追尋兒時的足迹——敦煌石窟壁畫中的古代兒童生活”,詳見“敦煌研究院”公衆号。由作者“鬼子六”創意整理,博君一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