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性分析法以金本位制崩潰後的浮動彙率制為背景,主要分析了一國當局所實行的貨币貶值對該國國際收支差額的影響,着重分析了在彙率貶值改善貿易逆差所需的彈性條件和彙率貶值對于貿易條件的影響兩個方面。這一理論最初由馬歇爾和勒納提出,以後又由羅賓遜和梅茨勒在20世紀30年代作了進一步的發展。彈性分析法是以馬歇爾局部均衡理論為基礎的。有以下假設:
1、隻考慮在進出口市場上彙率變化的影響而假設其他條件不變,進出口需求曲線本身的位置不變,因而貨物貶值的收入效應和價格效應被抽象掉了。
2、所有貿易商品的供給彈性為無窮大,因而按國内貨币表示的出口商品價格不随需求增加而上漲,與出口相競争的外國商品價格也不因需求減少而下降。
3、假設沒有資本流動,國際收支等于貿易收支。
4、假設最初貿易是平衡的,彙率變化很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