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走進雲岩區鹽務街街道百臘井公園,記者看到在枝條蕩漾、滿眼蒼翠的公園裡,跳舞、打太極的人們滿臉笑意,“開窗見景,推門見綠”的美好生活在金倉社區得以實現。
金倉社區地處雲岩區鹽務街街道宅吉小區核心地段,轄區面積0.5平方公裡,管轄範圍為慶豐1、2号院落、百臘井小區等5個老舊院落。
“十年前來到社區上班的時候,我們就3個工作人員擠在12平方米的辦公場地。以前的金倉社區簡直一團糟,小區沒有物業管理,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道路破損、房屋漏水、垃圾堆得滿地都是......”這是金倉社區黨支部書記廖書英對過去金倉社區的記憶。
這十年來,金倉社區堅持“一核多元協同”制度引領,明确共駐共建工作目标,通過向群衆問需問計問效,以群衆需求為工作目标,以百臘井院落為核心區域,向周邊的吉祥院、吉貴院、慶豐院等6個院落輻射,深入推進以“1 9 2”為模式的“三感社區”創建工程,切實提升群衆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1年6月,金倉社區作為首批“15分鐘生活圈”建設點之一,着眼于群衆需求,對小區進行管網改造、增劃停車位、加裝電梯、更換防盜網等,不斷提升社區居住環境,滿足居民對15分鐘便利生活的種種需求。
如今,金倉社區迎來嶄新風貌。統一粉刷的樓棟幹淨整齊,每個數智平安院落入口都增設了崗亭,小區居民“刷臉”進入小區,非住戶進入小區要登記信息,每家每戶都裝上了防盜網,進入小區的車輛有序停放,安全感得到了大大提升。
“壓根沒想過能改成現在這樣!”在金倉社區已經居住26年的居民武莉華提起這十年的變化滿是感慨。
“加裝了電梯,每天堅持早上來打太極,晚飯後來跳舞,退休生活真安逸!”居民陳阿姨感慨道。
不光如此,曾經的枯井背巷也改造成了如今馥郁清秀的百臘井公園。各種健身、娛樂、休閑器材擺放在廣場上,“連心橋”上老人正坐着聊天,樹蔭下小學生正打着羽毛球,玩得不亦樂乎。
“下樓就是公園,出門就能鍛煉,這麼好的居住環境現在很難找到咯。從最初的‘觀望者’到現在成為‘參與者’,親眼見證、親身經曆了金倉社區的變化。”居民趙湘黔對現在的居住環境很是滿意,女兒要給我買新房子,我都不願意搬家,房子再寬敞也沒有這麼好的居住環境啦。
“這些年來實實在在地參與和看得到的變化,就在社區居民一張張幸福的笑臉裡,讓大家日子變好就是我們基層工作的責任和意義。”廖書英說,下一個十年,我們有更多的期盼。
全媒體記者:張钰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