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孩子背誦的這首古詩,不少譯文都有誤。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蒌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這首脍炙人口的《惠崇春江晚景》中,描述春天的詩句,每到春季都會浮現在我們腦海中。說起此詩,不由想起大文豪蘇東坡先生創作這首詩的背景。
惠崇和蘇轼是好朋友,兩人志同道合,都能詩善畫,常常在一起交流切磋。一天,蘇東坡去拜訪惠崇,看到惠崇正在作畫,蘇轼站在背後觀看,惠崇寥寥數筆就在宣紙上畫出了,竹子,桃花,蘆葦,蒌蒿,和幾隻鴨子。“妙!真是好畫。”蘇轼稱贊,惠崇發現蘇轼站在身後,便謙虛的邀請蘇轼為畫題詩。蘇轼略加思索,提筆寫到“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蒌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這樣,一副好畫,一首好詩便誕生了。
關于最後一句“正是河豚欲上時”,有注解是:河豚此時正要逆流而上,從大海洄遊到春江。
這個解釋存在着一定的問題,影響孩子對這句詩的準确理解。
質疑的理由有三點,一是河豚在我們國家有相當一部分始終生活在淡水河流中,不存在從大海洄遊到淡水裡。二是,河豚在古代可能是一種江鮮,詩中表達的“河豚欲上”也有可能是新鮮的河豚魚春季最初上市,進入尋常百姓的餐飲之中。三是,海水中的河豚即便是洄遊,也隻能是江海交界處近水地帶,蘇轼詩中所指的地方,海中豚魚是不是能洄遊到此地,還需要進一步考證。因此,“正是河豚欲上時”這句詩應該理解為,或者翻譯為:現在正是河豚将要出現的時候。
作者:天聲人語
06照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