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代瓷器的造型,順治、康熙時,古拙、豐滿、渾厚,雍正時的秀巧隽永,乾隆時則顯規整,嘉慶、道光以後則稚拙笨重。康熙時,胎體體重,質地堅硬細密。清代的琢器類腹、頸部接痕極為少見。明代留器露胎處,常泛火石紅色斑到清代已基本消失。
2、釉面不及明代肥腴光亮,施釉稀薄,色澤略顯青白。
3、紋飾深受同時期繪畫的影響,民窯瓷器,寫意寫實并存,用筆豪放。禦用官窯連器,圖案趨向規範化,用筆細緻入微,構圖拘泥、繁縛。早期紋飾中的山水、樹木多采用斧劈簸,并加鍍點,古裝仕在高警秀麗,柔細的花繪采用沒骨畫法。晚期紋飾中的人物面部無神,鼻部隆大,這一時期龍紋形态不一,既有方頭大額、正肅蒼勁的,也有纖柔細身的,一般為獅子頭,龍發較多,龍腳明顯突出,兩支腳立體感強,龍身粗笨,一般畫為四爪和五爪,如同雞爪。有雙圈層底、斜削式底、二層台式底、卧足、滾圓泥鳅背形足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