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學生容易犯困吃什麼?假期結束,很多同學的生物鐘似乎已經适應了晝夜颠倒的生活開學這兩周,不知大家的生物鐘是否調回來了?,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春天學生容易犯困吃什麼?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假期結束,很多同學的生物鐘似乎已經适應了晝夜颠倒的生活。開學這兩周,不知大家的生物鐘是否調回來了?
生物鐘是怎麼形成的——給自己上發條
自然界的大部分生物,都存在行為和生理現象的周期性波動,這種生物體生命活動的内在節律性,被稱為“生物鐘”或者“生物節律”。
大部分人都認為,“生物鐘”單純是指生物體内約24小時的“近日生物鐘”,其實它包括的範圍很廣,有周期更短的“超日生物鐘”,也有周期更長的“月節律”、“年節律”等。
正是這些不同生物鐘的存在,使得生物體可以預先準備和調節相應的生理功能,來應對溫度、濕度等環境因素的變化(下文如無特别說明,生物鐘均指近日生物鐘)。生物鐘好像是我們自帶的“身體管家”,時刻在我們過分違反時間規律時發來提醒。
但這位身體管家究竟從何而來呢?18世紀,法國科學家吉恩在研究含羞草時發現,含羞草的葉片總是在白天張開,晚上閉合,即使把它放在黑暗的環境中,這種規律也會一直保持。與此同時,科學家在研究黑腹果蠅時發現,這種果蠅的成蟲破蛹時刻并不是随機的,它們隻在一天的特定時刻破蛹,并且表現出接近24小時的節律。
後續許多相似實驗使科學家們相信,生物鐘是生物體先天就擁有的“天賦”,學者們認為在生物進化早期,這種節律的存在可以使生物體DNA的複制總在夜晚進行,從而免受白天高強度的紫外線輻射。
既然這種節律是内源性的,随後科學家便對生物鐘背後隐藏的各項機制展開了研究。
研究發現,哺乳動物的生物鐘主要由位于大腦中的視交叉上核控制,SCN又被稱為生物鐘的主時鐘。它可以接收視網膜傳遞來的光信号,位于外周器官和組織的子時鐘也輔助性地參與調節,共同構成一個多層次的生物鐘系統。
2017年,美國三位遺傳學家傑弗裡·霍爾、邁克爾·羅斯巴希和邁克爾·揚發現了控制生物鐘的分子機制,由此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他們以果蠅為模型,發現了生物體内存在period基因(節律基因)和由該基因編碼的PER蛋白,節律基因通過調控白天以及黑夜PER蛋白濃度,就能控制相關的生理活動。
生物鐘紊亂的危害
主動違反生物鐘的行為,并不是逆反少年才會有,從事醫療、航空行業的工作人員由于工作需要,常常也會晝夜颠倒,生物鐘因此受到幹擾。
這些幹擾會導緻他們睡眠困難,白天難以保持清醒或者出現臨床失眠,一些人甚至存在晚期睡眠障礙。這表明,長期違反晝夜節律的确會給身體機能帶來影響。生物鐘和許多生理功能有關,如不同時段的體溫、代謝、激素的分泌等,都受到生物鐘的調節。
如果人的作息長時間與體内的生物鐘不一緻,就有可能對正常生理機能産生不良作用。與此同時,睡眠周期不規律也可能成為阿爾茨海默病等神經退行性疾病的誘因。
還有研究表明,生物鐘會影響人的心理健康,生物鐘的失調可能會引起抑郁症、躁郁症等精神疾病。
總而言之,生物鐘紊亂可謂百害而無一利。如果生物鐘長期受到幹擾并難以獲得足夠的睡眠,則可能會對身體的健康造成多方面負面影響。
如何調整和改善生物鐘?
假期已經結束,對于已經開始校園生活的同學來說,如何調整好自己的生物鐘,重建規律的作息,你的确需要一份“生物鐘急救指南”——
1.适度運動:研究發現,鍛煉能夠改善生物鐘節律,建議在白天選擇适當強度的運動,比如慢跑、散步等。
2.調整飲食:如果假期飲食毫無規律,早餐常常變成午餐,那麼建議調整飲食習慣,三餐規律,盡量不要在睡前吃飯。
3.保障睡眠:控制白天睡眠時間,提高夜晚睡眠質量。建議大家盡量減少熬夜時間,睡前避免使用電子設備,營造舒适的睡眠環境。
以上這些方法可以幫助維持生物鐘穩定。
但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如果長時間無法維持正常的生物鐘,那就要考慮向醫生尋求專業幫助了。(來源:蝌蚪五線譜)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