躊躇着重指行動,是在具體行動上拿不定主意,多用于書面語體,猶豫泛指拿不定主意,多指内心活動,也指行動,書面語體和口頭語體都常用;躊躇意思是指猶豫不決,拿不定主意,也做思量、考慮的意思,出自宋玉《九辯》:“蹇淹留而躊躇。”猶豫:指遲疑,不果斷,對事難以做決定,見《離騷》:"欲從靈氛之吉占兮,心猶豫而狐疑"。
猶豫造句:
1、當别人遇到困難時,她總是毫不猶豫地幫忙他們。
2、格雷特遲疑了半天,不曉得該怎樣回答維戈。
3、我正猶豫要不要讓媽媽給我買芭比娃娃。
4、我忽然向他提出了一個請求,他先是愣一愣,遲疑後還是許可了我。
5、媽媽問他,你去不去公園?他半天不談話,顯的很遲疑。
6、當文天祥應對死亡與背叛的抉擇時,毫不猶豫的選擇了以死明志。
7、對于他的要求,我猶豫着要不要答應他!
8、他毫不猶豫地跳下河去救溺水的孩子。
9、人是一生,其實是在不斷猶豫中成熟的。
10、在這個人生的重大決定眼前,一向果敢的他也變得遲疑不決。
11、一貫節儉的他,當聽到要花錢去動物園他遲疑了
12、隻要我認為是最好的,我便會毫不猶豫地去做。
13、遇事要果斷,不能猶豫不決。
14、我們經常會在猶豫時錯過一次又一次的機會。
15、到底是去還是不去,他顯得有些遲疑!
16、我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處,猶豫不決。
17、當祖國需要你的時候,你要毫不猶豫的挺身而出。
18、如果埃德加林惇遇見我,我将毫不猶豫地一拳打倒他,在我待在那兒的時候保證給他足夠的時間休息。
19、劉工對于自我的去還是留,仍然猶豫不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