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提出了“仁政”學說,“民貴君輕”的民本思想,遊曆于齊、宋、滕、魏、魯等諸國,希望效法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前後曆時二十多年。孟子十分重視民心的向背,通過大量曆史事例反複闡述這是關乎得天下與失天下的關鍵問題。
孟子簡介孟子(約公元前372年—約公元前289年),漢族,名轲,字子輿。魯國鄒(今山東省鄒城市)人,中國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政治上,他主張法先王、行仁政;學說上,他推崇孔子,反對楊朱、墨翟。相傳他是魯國姬姓貴族公子慶父的後裔。父名激,母仉(zhǎng)氏。
孟子繼承并發展了孔子的思想,但較之孔子的思想,他又加入自己對儒術的理解,有些思想也較為偏激。加封為“亞聖公”,被後世尊稱為亞聖。其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記錄成《孟子》一書,屬語錄體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論彙編,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編寫完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