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7月4日晚間,世紀公園迎來的一群“夜貓子”,探尋林間小精靈。新民晚報周馨攝(下同)
視頻:新民晚報“上海時刻”出品
金蟬脫殼、飛蛾撲火、聽取蛙聲一片……這些是書本裡常見的場景,還能在我們身邊尋找到嗎?7月4日晚間,世紀公園迎來的一群“夜貓子”,探尋林間小精靈。今年暑假,世紀公園開設12場“夜貓子行動”科普夜遊活動,吸引了衆多親子遊家庭關注。
蜘蛛蜈蚣蚰蜒,哪個腿多?
夜幕降臨,十多名中小學生身着夜光背心、頭戴探燈、手持放大鏡出發了。剛走近樹林,孩子們看到的是一隻忙着織網的蜘蛛。“今晚有陣陣微風,非常适合蜘蛛織網。”城市荒野工作室負責人郭陶然一邊引導孩子觀察一邊講解:蜘蛛很聰明,會選擇站在上風口,放出一根或幾條比較黏的線,借着風力,讓線飄到另一邊枝條上;固定好第一根線後,蜘蛛會爬上這根絲線,放出新的絲線加固這第一根……
觀察完蜘蛛織網,一名小隊員發現草地上有一隻正在爬行的蜈蚣。“蜘蛛、蜈蚣、蚰蜒,誰的腿多?”郭陶然的第一個問題就難倒了一群隊員。原來,蜘蛛有六條腿,頭部還有2支觸角,像腿但不是腿;蚰蜒有15對細長的腳,生活在陰濕地方,捕食小蟲,有益農事;蜈蚣為多足生物,是一種有毒腺的、掠食性的陸生節肢動物。“對于不認識的昆蟲,我們盡量不要用手觸摸。”郭陶然提醒一名害怕昆蟲的小女孩,對身邊的昆蟲不必有恐慌感,隻有對昆蟲有更多的深入了解,才能更好地與它們和諧相處。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科普夜遊活動首次推出“昆蟲大電影”。在燈光的照耀下,很多昆蟲爬到燈下的幕布上集合。原來,昆蟲大電影就是利用昆蟲的趨光性,使用特定的燈光,讓昆蟲圍繞着光在幕布前飛舞,讓更多參觀者可以觀察各種昆蟲的外形、習性。
圖說:一名女孩試着觸摸一隻獨角仙
夜觀昆蟲了解生物防治技術
在一棵大榆樹前,郭陶然停下了腳步:“你們看,樹幹上一隻枯葉色、多孔蛹,這就是周氏齧小蜂的生物防治技術。”美國白蛾是一種危害極大的外來入侵生物,能危害200多種林木、農作物,尤其厲害的是,其繁殖速度驚人,一隻越冬雌蛾一年最多可繁殖2億隻後代。而周氏齧小蜂是發現于美國白蛾蛹内的寄生性天敵昆蟲。我國研究人員對它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已實現了室内人工大規模的繁殖生産,在生物防治美國白蛾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過釋放七星瓢蟲來治理繁殖力非常強的害蟲——蚜蟲,将實蠅信息素倒入瓶中的綿塊上便可誘捕害蟲——斜紋夜蛾……郭陶然帶着隊員一邊觀察一邊介紹身邊運用的生物防治技術。如今,生物防治技術運用比較廣泛,大緻有以蟲治蟲、以鳥治蟲、以菌治蟲三大類。這一技術最大優點是不污染環境,在城市生态保護中起着重要作用,是農藥等非生物防治病蟲害方法所不能比的。
鄉土物種再現令人欣喜
一隻隻螢火蟲,飛起來好像火焰,下落時又好像流星……曾經,上海大部分區域都有螢火蟲,有至少三種以上螢火蟲。目前,僅在青浦區發現存在少量條背螢,在上海植物園、奉賢區部分林地存在一些很小的黃脈翅螢。“栖息地減少、光污染增多,對螢火蟲産生了影響。”郭陶然介紹道,上海現存條背螢數量非常少,主要對水體需求比較特殊,幼蟲一般生活在水流比較緩慢的河道裡;條背螢幼蟲需要上岸化蛹、變成成蟲,而上海很多河道的堤岸多為水泥堤岸,不利于幼蟲存活。
體型小、後肢較短、背面呈翠綠色,一開始在上海發現,并采集标本,命名為無斑雨蛙,是中國特有物種。30年前,在上海的稻田裡,人們用臉盆就能抓起很多無斑雨蛙。近30年來,無斑魚蛙在上海的數量急劇下降,與農田被播撒農藥和化肥等因素有關。近幾年,野保人員在上海各個區域尋找無斑雨蛙,無果。令人感到驚喜的是,上周,有野保人員在南彙農田尋找時,聽當地農民描述曾經遇到一種青蛙的外形、特性和無斑雨蛙非常相似。此外,上海野保人員正在考慮從外地引入無斑雨蛙,希望讓更多市民看到鄉土物種。
最讓郭陶然開心的是,一些原本瀕臨消失的鄉土物種在慢慢恢複,比如,以前很少看見的獨角仙,現在可以在世紀公園等綠地觀察到;飾紋姬蛙在上海市區非常難尋找,在小水塘比較多的郊區能發現了很多隻。
圖說:孩子們觀察通過燈誘而來的各種小生物
夜間探尋注意三大要點
夜間探尋林間小精靈,一定要去公園嗎?對此,郭陶然表示,夜間探尋活動随處都可以進行,包括居民小區樹林間。不過,夜探活動首先需要注意安全,即便在小區内進行,也要做好必要的防護措施,比如說,建議穿運動鞋、長褲、長袖等服裝,防蚊蟲或遇到可能出現的蛇。
行前需要做好知識儲備。很多家長缺少專業知識,尤其對昆蟲的識别存在一定的困難。目前,上海常見的昆蟲近200種,家長可以提前學習《上海夜間生物手冊》等專業書籍,做好相關知識的儲備。
夜探活動時,觀察者盡量不要出現抓昆蟲、捉蝌蚪、捕螢火蟲等不文明行為,少動手、多觀察,減少對生物的影響。
環境保護、生态文明需要更多人關注。生活在城市的孩子,可能不知道燈光對螢火蟲的生存也有很大的影響,或許也不知道農藥對其他生物産生什麼影響?郭陶然呼籲道,希望在更大範圍内推廣科普夜遊活動。科普專家帶領青少年認識并了解生活在身邊各種生物,并向青少年傳播生态文明理念:人類不僅要考慮自己的生存空間,也要考慮各種生物的生存需求,讓人類和生物和諧共生。
新民晚報記者 楊玉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