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294年,世祖忽必烈崩。“傳國玉玺”忽現于大都,叫賣于市,為權相伯顔命人購得。伯顔曾将蒙元收繳各國之曆代印玺統統磨平,分發給王公大臣刻制私人印章。傳國玉玺亦恐在其中而遭不測。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建康稱帝,号大明,改元洪武。繼而北伐,蒙古元廷棄中原而走漠北,繼續馳騁于萬裡北疆。明初,太祖遣徐達入漠北,窮追猛打遠遁之殘元勢力,其主要目的便是索取傳國玉玺,然最終還是無功而返。明清兩代,時有“傳國玉玺”現身之鼓噪,然皆附會、仿造之赝品。至清初時,紫禁城藏禦玺三十有九,其中一方即被稱作“傳國玉玺”。而乾隆時,清高宗皇帝頗好考據,欽定其為赝品。但權且以假當真,聊以充數,亦無深究者。民國成立,清廷退位,但依優待條件,仍盤踞紫禁城而稱孤道寡。公元1924年11月,末代皇帝溥儀被馮玉祥驅逐出宮,此“傳國玉玺”複不見蹤影。當時馮部将領鹿鐘麟等人曾追索此鑲金玉玺,至今仍無下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