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龍是草食性動物,因頭部低矮,故主要以低高度植被為食。三角龍的颚部前端具有長、狹窄的喙狀嘴,被認為比較适合抓取、拉扯,但并不适合咬合。三角龍的牙齒排列成齒系,每列由36到40個牙齒群所構成,上下颚兩側各有3到5列牙齒群,牙齒群的牙齒數量依照動物體型而改變。
三角龍是鳥臀目角龍下目角龍科植食性恐龍的一屬,化石發現于北美洲晚白垩紀晚馬斯垂克階地層,約6800萬年前到6500萬年前。三角龍是最晚出現的恐龍之一,經常被作為晚白垩紀的代表化石。三角龍是一種中等大小的四足恐龍,全長7-9米、高2.4-2.8米、重5.5-10噸。他們有非常大的頭盾,以及三根角狀物,令人聯想起現代犀牛。他們因大量從1887年起發現的部份骨骸标本而著名。長久以來,關于它們三根角以及頭盾的功能處于争論中。傳統上這些結構被認為是用來抵抗掠食者的武器,但最近的理論認為這些結構可能用在求偶,以及展示支配地位,如同現代馴鹿、山羊、獨角仙的角狀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