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古筝的由來

古筝的由來

知識 更新时间:2024-09-29 10:12:53

  古筝起源于戰國時期,流行于秦國,故也稱秦筝。早期的古筝,為五弦,筝體為竹制,形式如“築”。以後筝弦逐漸增加。東漢許慎和清代訓诂家朱駿聲分别在《說文解字》和《說文通訓定聲》中有具體說明。許慎說:“蒙恬改為十二弦,變形為瑟,易竹以木。”朱駿聲日:“古筝五弦,施于竹,如築。蒙恬改為十二弦,變形如瑟,易以木。唐以後為十三弦。”現代更增加至二十一弦。從這些資料可以看出,三國時期的筝弦當為十二弦。用假甲彈筝,最早見于南北朝時期(公元前502年)的梁代《梁書-羊侃傳》載:“有彈筝人陸大喜,著鹿角爪,長七寸”,在李商隐的《無題二首》詩中有:“十二學彈筝,銀甲不曾卸”,可見三國時期仍是用肉甲演奏。

  古筝又名漢筝、秦筝、瑤筝、鸾筝,中華民族傳統樂器,屬于彈撥樂器。古筝結構由面闆、琴弦、前嶽山、弦釘、調音盒、琴足、後嶽山、側闆、出音口、底闆、穿弦孔組成。筝的形制為長方形木質音箱,弦架“筝柱”(即雁柱)可以自由移動,一弦一音,按五聲音階排列,最早以38弦筝為最多(分瑟·筝),唐宋時有弦十三根,後增至十六根、十八弦、二十一弦、二十五弦等,最常用的規格為二十一弦;通常古筝的型号前用S21,S代表S形嶽山,是王巽之與缪金林共同發明,163代表古筝長度是163厘米左右,21代表古筝弦數21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