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盆栽紅花檵木的養護
紅花檵木花葉色彩絢麗,四季景觀變化豐富,兼具适應性強、耐修剪與易造型等優點,紅花檵木是金縷梅科檵木屬常綠灌木或小喬木,别名紅檵木、紅桎木等。其枝繁葉茂,花期長,嫩枝淡紅色,花葉嬌豔,姿态優美,木質柔軟,極耐修剪,易蟠紮整形,适宜家庭盆栽觀賞。
花3-8 朵簇生于新枝頂端。萼片 4,卵形。花瓣4,條形,長2-4厘米,淡紅或紫紅色。雄蕊 4,花絲極短,鱗片狀。蒴果卵圓形,種子長卵形,黑色,光亮。一年 2次盛花期,第1次3-4月,第2次8-9月,生長條件适宜四季開花。果熟期9-10月。露地栽培樹高可達4-9 米,多分枝,嫩枝淡紅色,被暗紅色星狀毛。單葉互生,卵形,長2-5厘米,先端銳尖,基部歪圓形,暗紫色,革質,全緣。新葉初發時葉紅,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随着葉齡的增大和氣溫的升高,葉色發生較大變化,在初夏葉色變為暗紅色,到了盛夏高溫季節,葉色幾乎變成了綠色。
喜光,稍耐陰,但陰時葉色容易變綠,開花少。喜溫暖,生長适溫15- 30℃,在-14℃的低溫下能安全越冬。耐幹旱能力強,耐水澇能力也很強。适宜在肥沃微酸性土壤中生長,不耐瘠薄。盆土忌黏重積水。
嫁接繁殖用切接或芽接,2-10月均可進行。切接以春季發芽前進行為好,芽接則宜在9-10月。用白檵木作砧木進行多頭前進行為好,芽接則宜在9-10月。用白檵木作砧木進行多頭嫁接。
扡插繁殖在3-9月進行。插穗在溫暖濕潤條件下,20一 25天形成愈合體,1個月後長出1-6厘米長的新根3-9 條。
繁殖成活的苗木及時上盆,成株春季萌芽前換盆。高溫幹旱季節及時澆水,中午結合噴水降溫,保持土壤濕潤。澆灌用水以不帶堿性和氯離子為宜,否則易出現葉片先端發枯現象,最好加入少量的硫酸亞鐵,以滿足對酸性環境的要求。生長季節每月追施1次氮磷鉀複合肥,使其花序、葉片能呈現較深的紅色。用800~1 000倍液中性肥料進行葉面追肥,每月2-3次,以促進新梢生長。當氮肥偏多時,葉片顔色容易轉淡變綠。
紅花檵木具有萌發力強、耐修剪的特點。在早春、初秋等生長季節進行輕、中度修剪,摘去成熟葉片及多餘枝梢,經過正常管理10天左右即可再抽出嫩梢,長出鮮紅的新葉。配合正常水肥管理,約1個月後即可開花,且花期集中。
害蟲有蠟蟬、星天牛和褐天牛等。蠟蟬常以産卵器切斷紅花檵木枝條,産卵在枝條組織中,這是導緻枝條枯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