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計算機系統基礎讀書筆記

計算機系統基礎讀書筆記

科技 更新时间:2024-12-21 09:53:31

計算機系統基礎讀書筆記?什麼是電腦?這個問題似乎沒有人能回答不出來的電腦又稱電子計算機,是現代的一種利用電子技術和相關原理根據一系列指令來對數據進行處理的機器,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計算機系統基礎讀書筆記?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計算機系統基礎讀書筆記(電腦的由來與發展)1

計算機系統基礎讀書筆記

什麼是電腦?

這個問題似乎沒有人能回答不出來的。電腦又稱電子計算機,是現代的一種利用電子技術和相關原理根據一系列指令來對數據進行處理的機器。

是的,随着現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電腦作為曾經的奢侈品幾乎深入到了每家每戶了。下面就由五七來和大家一起來了解電腦的由來和發展。

随着人類的進步發展,計算工具的演變也經曆了從簡單到複雜,從低級到高級的不同階段。

例如從“結繩記事”中的繩結到算籌,算盤計算尺,機械計算機等等。它們在不同的曆史時期發揮了各自的曆史作用,同時也啟發了現代計算機的研制思想。

1889年,美國科學家 赫爾曼·何樂禮 研制出了以電力為基礎的電動制表機,用以儲存計算資料。

1930年,美國科學家 範内瓦·布什 造出了世界上首台模拟電子計算機。

1946年2月14日,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電子數字積分計算機”在美國的賓夕法尼亞大學問世了,它就是ENIAC(中文名:埃尼阿克)。

ENIAC的問世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表明電子計算機時代的到來。

因其硬件方面,邏輯元件采用的是電子管,也叫電子管數字機。存儲器采用汞延遲線、陰極射線示波管靜電存儲器、磁鼓、磁芯;外存儲器采用的是磁帶。軟件方面采用的是機器語言、彙編語言。應用領域以軍事和科學計算為主。

缺點是體積大、功耗高、可靠性差。速度慢(一般為每秒數千次至數萬次)、價格昂貴,但為以後的計算機發展奠定了基礎。

為了和後來計算機作為區分,在1946年~1958年期間的計算機就稱之為第1代電子管數字機(1946年~1958年)。

在1954年貝爾實驗室研制出了第一台使用800個晶體管的計算機TRADIC(中文名:催迪克),增加了浮點運算,使計算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其中在1958年生産的IBM1401計算機,用戶當時可以租用,大幅提高知名度,所以從1958年被稱為第2代晶體管數字機(1958年~1964年)。

軟件方面的操作系統、高級語言及其編譯程序應用領域以科學計算和事務處理為主,并開始進入工業控制領域。

特點是體積縮小、能耗降低、可靠性提高、運算速度提高(一般為每秒數10萬次,可高達300萬次)、性能比第1代計算機有很大的提高。

60年代初期,美國的基爾比和諾伊斯發明了集成電路,引發了電路設計革命,1964年,IBM公司研制成功第一個采用集成電路的通用電子計算機系列IBM360系統。這标志着計算機進入了第3代集成電路時代(1964年~1970年)。

這期間 硬件方面,邏輯元件采用中、小規模集成電路(MSI、SSI),主存儲器仍采用磁芯。軟件方面出現了分時操作系統以及結構化、規模化程序設計方法。

特點是速度更快(一般為每秒數百萬次至數千萬次),而且可靠性有了顯著提高,價格進一步下降,産品走向了通用化、系列化和标準化等。應用領域開始進入文字處理和圖形圖像處理領域。

到了70年代,随着技術工藝的不斷提高,大規模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LSI和VLSI)相繼出現,1971年世界上第一台微處理器在美國矽谷誕生,開創了微型計算機的新時代。應用領域從科學計算、事務管理、過程控制逐步走向家庭。計算機正式進入了第4代:大規模(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1970年~至今)。

如今,硬設備不會有什麼革命性的技術發展,所利用的是标準的集成電路技術,隻是強調機器在結構,體制、計算技術的高度利用和程序設計技巧方面有所變化。

以上就是電子計算機的發展經曆了四代。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