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微
作者:尹吉甫
【作品解析】
這是尹吉甫收到姜氏《雄雉》、《匏有苦葉》和《谷風》等三篇作品的答複。此時,尹吉甫正經營謝邑,身陷覊縻,有苦難言。正如其在《小雅.祈父》中憤怒地質問:“祈父,亶不聰!胡轉予于恤?有母之屍饔!”“饔”,古代諸侯正式行聘禮時所送的肉,這裡指代行聘禮。這段話的意思是:老不死的(指召公),實在不聰明!為何把我變得可憐?有等着施聘禮的女人啊!自己正着急上火,女友卻一再怨責催促,尹吉甫怎不心生不滿,正是在這種心态下,回複了本文。
尹氏内心的失意、苦悶、憤怒在《小雅》中體現的淋漓盡緻,既有對宣王和召公等的不滿,亦有對女友不理解自己的苦悶。有關情況,在《小雅》的解析中會一一揭示。
過往譯本之所以未能正确解讀本文,關鍵是未得“式微”一詞真意。“式微”,試探指責也。“式”通“試”,試探;“微”,非,指責,怨責。二人約定,姜氏返衛後,尹吉甫随後前來提親。然而,尹氏竟然一再延遲,女子豈不多心?因此試探,因此指責。“邶風”中《柏舟》、《日月》、《終風》、《雄雉》、《匏有苦葉》、《谷風》等,無一不是在試探、指責、催促男子。
【全文譯注】
式微式微,胡不歸?微君之故,胡為乎 中露?
一再試探和指責,為什麼不回來?不是天子的緣故,在露水中做什麼?
注:
式微,試探指責,參見“作品解析”。微,非,不是,如《柏舟》:“微我無酒”。胡,何。乎,于,在。中露,露中。
式微式微,胡不歸?微君之躬,胡為乎泥中?
一再試探和指責,為什麼不回來?不是天子他本人,在泥土中做什麼?
注:躬,本身,本人。
【古詩今繹】
試探指責一再催,為何還不思還歸?
若非天子把我累,誰願露中一身水?
試探怨責多擠兌,為何還不見返衛?
若非天子親分配,誰願泥中受苦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