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術科普知識?1.現代造紙的原料有哪些?答:現代造紙的原料有植物纖維(木材、竹、草類等),礦物纖維(石棉、玻璃絲等),其他纖維(尼龍,金屬絲等),還有用石油裂解得到的高分子材料目前用于書寫、印刷、包裝的紙仍主要以植物纖維為主要原料制成,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造紙術科普知識?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1.現代造紙的原料有哪些?答:現代造紙的原料有植物纖維(木材、竹、草類等),礦物纖維(石棉、玻璃絲等),其他纖維(尼龍,金屬絲等),還有用石油裂解得到的高分子材料。目前用于書寫、印刷、包裝的紙仍主要以植物纖維為主要原料制成。
2.造紙植物纖維原料的種類有哪些?答:目前造紙工業用植物纖維原料主要可分為兩類: 木材纖維原料:直接從樹木中獲得的植物纖維。 非木材纖維原料:又分草類纖維原料、韌皮纖維材料和籽毛纖維材料。
3.紙張常用輔料的組成及作用是什麼?答:輔料是指為滿足紙張的不同使用性能而添加到紙張中的各種助劑。輔料由填料、膠料、色料和其他化學助劑組成。 填料能改進紙張的平滑度和不透明度;膠料能使紙張具有抗水性能;色料能增加紙張的白度等;染料能給紙張上色;其他化學助劑可改變紙張的性質,以提供紙張某些特殊用途。
4.膠料的作用是什麼?答:用植物纖維生産的紙張,因纖維本身和纖維間存在大量的毛細孔,而且構成纖維的纖維素、半纖維素含有大量親水的羟基,所以能吸收水或其他液體。為使紙張不被水或其他液體浸潤,需在紙中加入具有抗液性膠體物質或成膜物質,即膠料,給予紙張抗液體滲透和擴散的性能。在造紙工業中施加膠料的工藝過程稱為施膠。
5.施膠有哪些方法?答:根據施膠效果的不同,施膠方法分為内部施膠和表面施膠兩種。内部施膠是将膠料加入紙漿中,再抄成具有憎液性的紙和紙闆。常用膠料有松香膠料和合成膠料。表面施膠是在紙張表面塗上一層薄的膠料,從而使紙張具有憎液性能。常用膠料有澱粉、動物膠、及合成膠料等。表面施膠主要用于膠版紙、書寫紙和有憎液性要求的包裝紙和紙闆。
6.表面施膠對印刷紙性能的影響有哪些?答:①增加紙張的抗水能力及表面強度,可減少膠印中紙張的掉毛現象;②改進印刷适性,若表面膠料太少,印刷中紙張将吸收油墨中過多的連結料,造成印迹無光澤。相反,若表面膠料太多,将減慢油墨的幹燥速率,導緻蹭髒和光亮污點;③增加紙張的可擦性,表面施膠可減少油墨的滲透,因而易于把油墨擦掉,增加了紙面的抗磨擦能力;④增加紙張的強度,如耐破度、耐折度和抗張強度;⑤減少紙張的兩面差和變形。
7.填料的作用是什麼?答:填料是為了使紙張獲得特定性能,如白度、不透明度、平滑度等,同時,填料的加入使紙張内部空隙變小變細,從而增加紙張的油墨吸收性,并且使得吸墨性變勻。通常加入漿料中的不溶于水或微溶于水的礦物質,在印刷紙中含量約為10%-25%,不同的紙張添加量不同,并且可能相差很大。
8.印刷用紙填料應具有哪些特性?答:印刷用紙的填料應具有高白度、高折射率、顆粒細小、水溶能力低、較低的密度及良好的化學穩定性,另外,最好資源豐富,價格低廉。
9.印刷用紙的常用填料有哪些?答:最常用的無機填料有滑石粉、白土、钛白粉和碳酸鈣。其中钛白粉是昂貴優質的填料;有機合成填料為一些高分子物質。
10.填料對印刷紙張性能的影響有哪些?答:印刷用紙加入填料可改進紙張的印刷适性,如增加紙張的白度、平滑度、不透明度、挺度。改善紙張對油墨的親合力、柔軟度和穩定性,從而有助于印刷品質量的提高。當然紙張中加入填料量太高也帶來一些不良的影響,主要表現為紙張強度的降低和施膠效果的下降,在印刷中易發生掉粉、掉毛現象,填料粒子傳遞到印版和橡皮布上會産生糊版等現象;由于填料有摩擦作用,還會磨損印版,但是用沉澱碳酸鈣(PCC)加填則可以使磨損印版降低到最低程度(金東目前采用)。
11.什麼是紙張的不透明度?答:不透明度是指紙張不透光的性質,紙張的不透明度取決于紙張的光散射能力、紙張内部光散射界面的多少(即内部獨立粒子的數量)和散射界面折射率差異的大小。光散射界面越多,散射界面間折射率差異越大,則紙張的光散射能力越大,不透明度越高。
12.填料如何影響紙張的不透明度?答:沒有加填料的紙張是由纖維和空氣組成。空氣存在于纖維間的孔隙中,由于纖維與空氣的折射率不同,因此當光束照射到紙張表面時,即有部分光在纖維與空氣界面上發生散射,賦予紙張一定(較低)的不透明度,反映到印刷中,主要表現為極易透印。在紙張中加入折射率大于纖維素的填料後,增加了紙張内部光散射界面的數量,即存在纖維與空氣間、填料與纖維間以及填料與空氣間三類不同的界面,在這三種界面中,填料與空氣間折射率的差值較大。因此光線在填料與空氣界面上得到最大散射,導緻不透明度增加。
13.填料如何改善紙張表面平滑度?答:纖維相互交織而形成的網絡總是存在大量的孔隙和表面凹凸不平處,加入細小顆粒填料後能改進紙張的柔軟性和可塑性,能進行更好壓光處理,從而可改進壓光後紙張的平滑度。
14.填料對紙張強度的影響如何?答:纖維間的結合是紙張強度的基礎,填料的加入減少了纖維間的結合,所以加入大量填料會使紙張強度顯著下降。其中抗張強度、耐折度和耐破度下降較大,撕裂度下降較小,使用填料的用量有一定限制。
15.填料如何影響紙張的松厚度?答:紙張纖維的密度為1g/cm3左右,而填料的密度大多在2.5-3.0g/cm3。因此填料的加入将會降低紙張的松厚度。但當加入的填料量較少時,松厚度随填料量增加而增加,短纖維的紙張尤為明顯。
16.填料如何影響紙張的挺度?答:紙張的挺度是紙張厚度和彈性模量的函數。填料對挺度的影響應将填料對松厚度和抗張強度的影響綜合起來考慮。當加填料量小時,填料的加入基本不影響紙張的挺度,當加填料量再增加時,挺度則随填料量增加而顯著減小。
17.色料在紙張中的作用是什麼?答:即使是經過漂白處理的紙漿纖維也是略呈黃色或灰白,這是由于紙漿纖維中所含木素傾向于吸收波長在400-500nm的紫色和藍色光所緻,紙漿中木素含量愈多,其色澤也就愈深。因此要使紙張具有更高的白度,常在漂白漿中加入藍紫色或紅藍色染料。生産有色紙還必須進行染色處理。
18.色料的成分有哪些?答:色料是用于紙張染色和調色的顔料和染料。顔料大多是無機物,多數不溶于水;染料有天然染料和合成染料之分,目前合成染料已完全取代天然染料,染料大部分能溶于水,或經化學處理後能溶于水。
19.紙張輔料中的其他化學助劑及作用?答:為适應紙張某些特殊用途的需要,常在紙漿或紙中摻用各種類型的非纖維性添加劑。按其用途劃分,大緻可分為如下幾類: ①濕強劑。濕強劑是為增加紙頁的濕強度而加入的助劑,如脲醛樹脂和酚醛樹脂等。 ②幹強劑。如陽離子澱粉,聚丙烯酰胺等。 ③助留劑。為減少造紙過程中填料和細小纖維的流失而加入的助劑,如聚丙烯胺、聚氧化乙烯和聚乙烯亞胺等。 ④消泡劑。用于消除造紙過程中的泡沫。如矽油、松節油、十三醇、磷酸三丁酯、戊醇和辛醇等。 ⑤抗水劑。主要用于對抗水能力有較高要求的紙中。如石蠟、金屬皂、乙二醛、三聚氰胺甲醒樹脂和丙烯酸二甲胺基乙脂等。
20.紙張如何進行簡單分類?答:紙張通常依用途可以分為文化用紙、工業用紙、生活用紙和特殊用紙,其中文化用紙可以簡單地分為非塗布紙和塗布紙。未經塗布加工的紙張稱之為非塗布紙,如新聞紙、膠版紙、靜電複印紙和書寫紙等;經塗布加工的紙張稱之為塗布紙,如銅版紙、挂曆紙、亞光紙、玻璃卡紙等。
21.造紙的工藝流程是什麼?答:造紙的工藝流程由如下幾個主要環節組成: 制漿段:原料選擇→蒸煮分離纖維→洗滌→漂白→洗滌篩選→濃縮或抄成漿片→儲存備用 抄紙段:散漿→除雜質→精漿→打漿→配制各種添加劑→紙料的混合→紙料的流送→頭箱→網部→壓榨部→幹燥部→表面施膠→幹燥→壓光→卷取成紙 塗布段:塗布原紙→塗布機塗布→幹燥→卷取→再卷→超級壓光 加工段:複卷→裁切平闆(或卷筒)→分選包裝→入庫結束
22、什麼是制漿?答:制漿是指利用化學方法或機械方法或兩者結合的方法,使植物纖維解成本色漿或漂漿的生産過程。
23.什麼是化學法制漿?答:化學法制漿是利用化學藥品的水溶液在一定溫度和壓力下處理植物纖維原料,将原料中的木素和非纖維碳水化合物以及油脂、樹脂等溶出,并盡可能地保留纖維素和不同程度地保留半纖維素,使原料纖維彼此分離成漿。化學法中最有代表性的制漿法有硫酸鹽法和亞硫酸鹽法兩種。
24.什麼是機械法制漿?答:機械法制漿是利用機械方法對纖維原料進行處理,使纖維離解。以木材為原料的叫機械木漿。造紙工業應用的主要是機械木漿,也稱磨木漿。機械漿保留了原料中的大量木素,得漿率高于化學漿。
25.漂白紙漿的目的是什麼? 答:經化學法和機械法等制得的紙漿,叫做本色漿,本色漿都有一定的顔色(一般為黃色或褐色)。為滿足紙張的使用要求,必須對紙漿進行漂白處理,使紙張具有較高的白度。漂白就是用适當的漂白劑通過氧化 ,還原或分解等反應,使紙漿中殘留的木素溶出,或在保留木素的情況下使有色物質褪色。
26.常用漂白紙張漿的方法有哪些?答:常用的漂白紙漿方法有兩種: 一種是氧化漂白法,利用氧化漂白劑,破壞木素的結構,使其溶解,達到提高紙漿純度、白度的目的。此類漂白劑有Cl2、Clo2和次氯酸鹽等。目前仍以氧化性漂白為主要的漂白方法。氧化性漂白劑因是含氯漂白,污染嚴重,将逐漸被含氧漂白方法所取代。 另一種是還原漂白法,利用還原性漂白劑使發色基團改變結構,使其脫色。由于不會造成纖維組分的損失,并可保持原漿料的特性,因此特别适用于磨木漿,化學機械漿等高出漿率漿的漂白。此類漂白劑有連二亞硫酸鋅、連三亞硫酸鈉、過氧化氫和過氧化鈉等。還原漂白劑漂白的紙漿成紙白度穩定性差,在空氣中長時間光照後又會恢複原來的顔色。 當然,在漂白實踐中用一種方法不能将漿料漂到較高白度,往往采是多種漂白方法并用,即所謂的多段漂白,如三段漂、五段漂等,以便使漿料漂白到符合使用要求的白度。
27.為什麼要打漿?答:經過蒸煮或機械磨解、洗滌、篩選和漂白以後的紙漿,還不能直接用來抄紙。因為紙漿中的纖維缺乏必要的柔曲性,纖維與纖維間的連接性能欠佳,如果用它抄紙,紙張會疏松、多孔、表面粗糙、強度低,不能滿足使用的要求。打漿就是利用機械方法處理紙漿中的纖維,使其帚化和适度切斷,更重要的是纖維在打漿時吸水潤脹,使之具有較高的彈性和塑性,滿足造紙機生産的要求,以使生産的紙張能達到預期的質量指标。
28.紙頁抄造的方法有哪些?答:紙頁抄造的方法可以分為幹法和濕法兩大類,其主要區别在于:幹法造紙以空氣為介質,主要用于合成纖維抄造不織布、尿片等;濕法造紙以水為介質,适用于植物纖維抄紙。目前絕大多數的紙張都是濕法抄造的。
29.濕法造紙機有哪些?答:濕法造紙機按紙頁成型部分的結構分為長網造紙機、圓網造紙機和夾網造紙機三大類。長網和圓網造紙機在紙頁成型時都是采用單面脫水,因而會造成紙頁的兩面差;而夾網造紙機采用噴漿雙面同時脫水,有效地減少或消除了紙頁的兩面差,可提高成紙的勻度。
30.紙頁的抄造過程是怎樣的?答:下面以目前應用最為先進的夾網造紙為例,介紹紙頁的抄造過程: 造紙機由濕部和幹部兩部分組成,濕部包括流漿箱(即頭箱)、網部和壓榨部;幹部包括幹燥部、壓光部和卷紙機。由淨化系統送來的紙料懸浮液,通過流漿箱以均勻、穩定的出漿速度噴到兩張網中間(一般以45度角或90度角噴射),通過兩張網雙面脫去大部分水成型後,送到先進的靴式壓榨機進行壓榨脫水,并改善紙頁性能,增加紙頁的緊度和表面平滑度。紙頁通過壓榨機械脫水後,被送到幹燥部利用熱能進一步脫水,以達到成紙含水量的要求。膠版紙在幹燥部還要進行表面施膠處理,以提高紙張的表面強度等性質,适應高速印刷的要求。從幹燥部出來的紙頁,表面還很粗糙,不能适應印刷和書寫的要求。為了提高紙張的平滑度,調整紙張的厚薄,紙頁還必須經過一道或幾道金屬壓輥進行壓光處理(通常為一正一反兩道壓光)。經過壓光後的紙就可以分切成平闆紙或用複卷機卷成卷筒紙。
31、為什麼要進行紙面塗布加工處理?答:經過壓光後,紙面纖維已不再是松散排列,而是具有一定的緊度,但表面的平滑度仍不能滿足高檔精細印刷的要求。非塗布紙表面均勻性差,印刷後的墨色不勻,光澤度低,不能使細小的網點還原,造成層次丢失,圖像實地部分均勻性下降,影響印刷複制效果,因此精細印刷用紙必須進行紙面塗布加工處理,進一步改善紙張表面性能。
32、紙頁塗布加工的目的是什麼?答:紙頁塗布加工的目的是在由纖維形成的凹凸不平和有較大孔隙的普通紙的表面上,覆蓋一層由細微粒子組成的對油墨有良好吸收性的塗料,以便得到具有良好的均勻性和平滑度的紙面。通過塗布還可以提高紙張的光澤度,改善紙張的穩定性和不透明度,這些特性均随着塗布量的增加而增加。
33、印刷塗布紙的種類有哪些?答:印刷塗料一般可以分為普通塗布紙和特殊塗布紙兩大類。普通塗布紙是采用普通塗布方式把塗料塗布于原紙表面,經幹燥後再進行壓光處理,最後裁切或複卷成平闆紙或卷筒紙,如銅版紙、亞光紙、輕量塗布紙等;特殊塗布紙是指采用特殊塗料或特殊的加工方式制成的印刷塗布紙,如鑄塗紙(玻璃卡紙)、壓花紙和無光塗布紙等。
34、印刷塗布紙的生産流程?答:印刷塗布紙的生産工藝流程如下: 原紙的選擇→塗料制備→塗布機塗布→幹燥→壓光或表面整理→分切或複卷。
35、塗布工藝如何分類?答:塗布作業按塗布機與造紙機的關系分為機内式和機外式,按塗布次數分為單層塗布和雙層塗布,機内式塗布是在造紙機上裝有塗布機,使造紙與塗布連續進行,雙層塗布的紙張比單層塗布的紙張具有更好的印刷适性,能提高塗布紙的質量。用于塗布作業的塗布機主要有輥式塗布機、氣刀塗布機和刮刀塗布機三種。
36、塗布紙的幹燥方式有哪些?答:塗料塗布在原紙表面後,不能像非塗布紙那樣直接用烘缸進行幹燥,因塗層還片于濕潤狀态,直接接觸幹燥會使塗料粘到烘缸表面。一般應采用紅外線幹燥或熱風幹燥,或采用這些幹燥方式幹燥到一定幹度後,再用烘缸進行接觸幹燥。
37、塗布紙表面壓光作用是什麼?答:塗布加工後的原紙表面還存在大量細微的凹凸不平的地方,不能滿足印刷所要求的平滑度,同時也不具有光澤度。因此必須進行表面壓光處理,最常用的壓光方法為超級壓光。超級壓光機由多個金屬輥和紙粕輥組成,紙張在輥與輥之間通過時受壓力和磨擦力作用而産生光澤。無光塗布紙則不需要進行超級壓光,或隻進行輕微的壓光。
38、塗布紙對原紙有何要求?答:原紙的質量對塗布紙有着極重要的影響、控制不好會影響塗布紙的性能。從原紙紙漿上講,銅版原紙多采用硫酸鹽木漿,其中70%為闊葉木漿,其餘用針葉木漿。對于低定量、高質量銅版原紙,針葉木槳的配入量要相應高些。在強度方面,銅版原紙要具備較高的抗張強度和表面強度,除改變紙漿的成分外,還應采用提高打漿度和進行表面施膠等措施,改善原紙強度。在表面性能上,原紙不能太粗糙,也不能過于平滑。另外,原紙的吸收性要适中,均一性好,所謂均一性,是指原紙縱橫方向的定量、厚度、水分、纖維組織、平滑性等的均一程度。
39、塗料應具有哪些特性?答:用于塗布紙的塗料,必須具備良好的塗布适應性和适印性。塗布适應性是指能很好地進行塗布,并形成均勻平滑的塗布層。為滿足這一要求,塗料中的各種成分必須是充分均勻分散的,且塗料濃度、粘度和流動性要與塗布機的形式相适應;适印性是指塗層對油墨的接受性,适印性好,才能呈現良好的印刷效果。
40、塗料應符合哪些要求?答:塗料與原紙結合後,要達到印刷要求的表面強度,印刷時不緻造成掉粉;具有良好的油墨接受性,使油墨能均勻地轉移到塗層表面;平滑度好,在超級壓光機上易使塗布層發生輕微延伸而使平滑度顯著提高;具有較高的白度并能呈現高光澤;不透明度高,在光學性質方面能隐藏或彌補原紙的缺陷。另外、塗布紙的等級的不同,對塗料的要求也不盡相同,等級越高,要求也越高。
41、塗料的組成有哪些?答:塗料的成分為:顔料、膠粘劑和輔助劑(如分散劑,潤滑劑,耐水化劑,消泡劑等)。
42、塗料中顔料的作用是什麼?答:顔料是塗料的主要成分,約占70%-80%,它是決定塗布紙油墨接受性、平滑度、光澤度、白度和不透明度等主要印刷性能的基本成分。
43、用于塗料的顔料有哪些?答:主要有高嶺土(瓷土、白土)碳酸鈣、滑石粉、鐵白、鍛白和沉澱磺酸鋇等,其粒徑一般在1-2μm左右。用于塗料的顔料一般是白色的無機顔料。對顔料的基本要求是:白度和不透明度要高;粒徑大小和粒子形狀要合适、均勻;易分散于水中、有較好的化學穩定性。
44、塗料中膠粘劑的作用是什麼?答:膠粘劑在塗料中的作用是使顔料粒子間相互靠粘結,使塗層與原紙牢固粘結,否則,印刷時會發生故障。如果是顔料粒子之間粘結不牢,則會發生掉粉、掉毛現象;如果塗層與原紙之間粘結不牢,則會在印刷中産生拉毛現象;膠粘劑還會影響塗布紙的油墨接受性和光澤度等質量指标。膠粘劑的用量一般約占顔料的10%~20%左右。膠粘劑對塗布印刷紙的表面強度起着決定性的作用。
45、用于塗料的膠粘劑主要有哪些?答:常用的膠粘劑有天然、天然變性和合成的三種。天然和天然變性的有澱粉、變性澱粉、幹酪素、豆酪素、羧甲基纖維素等。合成膠粘劑有聚乙烯醇、丁苯膠乳、聚 醋酸乙烯乳液、聚丙烯酸醋乳液等。其中粘結力最強的是聚乙烯醇,其粘結力相當于膠乳的2-2.5倍,幹醋素的3倍,澱粉的3-4倍。
46、塗料中的輔助劑及其作用有哪些?答:輔助劑是用來改善塗料和塗層性能,以滿足某種特殊要求的輔助化學藥劑。輔助劑種類很多,但總用量很少,一般不超過塗料的5%。如分散劑是為了改進顔料的分散性,常用六偏磷酸鈉;耐水劑是為了提高塗層的耐水性;流動化劑是為了改善塗料的流動性;潤滑劑是為了改善超級壓光的上光效果。常用助劑有:潤滑劑硬脂酸鋅、軟化增塑劑甘油、消泡劑戊醇或辛醇、防黴劑多菌靈、PH值調節劑氨水和氫氧化納等。
47、塗布工藝有哪些?答:對原紙的塗布可分為單面塗布和雙面塗布。單面塗布是隻對原紙的一面進行塗布,如單面銅版紙;雙面塗布是對原紙的兩面都塗以塗料,如雙面銅版紙。無論是單面塗布紙還是雙面塗布紙都可分為單層塗布(一次塗布)和雙層塗布(二次塗布)進行,雙層塗布多用來生産質量要求較高、塗布量較大的塗布印刷紙。雙層塗布的紙張比單層塗布的紙張具有更好的印刷适性,是提高塗布紙質量的有效方法。
48、塗布機的分類有哪些?答:塗布作業按塗布機與造紙機的關系分為機内式和機外式,按塗布次數分為單層塗布和雙層塗布。機内式塗布是在造紙機上裝有塗布機,使造紙與塗布連續進行;機外式塗布是塗布機與造紙機各自獨立、用于塗布作業的塗布機主要有輥式塗布機、氣刀塗布機和刮刀塗布機三種。
49、輥式塗布的特點是什麼?答:輥式塗布機是用塗布輥向紙面施以塗料,機内塗布以此類塗布機為主。塗布量可通過計量輥間壓力進行調節,壓力加強,塗料的通過量減少,塗布量也就減少。輥式雙面塗布機的優點是構造簡單,可同時進行雙面塗布,作為機内塗布機又具有較合适的塗布速度,并不易産生塗布條痕。缺點是不易得到氣刀塗布機的塗布厚度,也不能得到刮刀塗布機那樣的平滑度和光澤度。
50、氣刀塗布的特點是什麼?答:空氣刮刀塗布機是利用加壓噴射出來的空氣,進行塗布量的調節和塗布層的平滑化,簡稱氣刀塗布。氣刀塗布的優點是能得到較厚的塗布量,塗布層比較均勻,塗布時不易發生斷紙,特别适合于壓敏性塗料的塗布;、但由于這種塗布機的刮刀是無形的氣刀,要使塗層均勻、平滑,就要求塗料具有相應的濃度和黠度,缺點是不能進行高固含量塗布,且氣刀易于受到幹塗料的局部堵塞,以緻引起塗層痕迹。
51、刮刀塗布的特點是什麼?答:刮刀塗布機的原理與氣刀塗布機基本相同,都是将塗料塗在紙面後将多餘的塗料刮淨,同時将塗層表面平滑化,不同點在于刮刀塗布機用鋼質刮刀塗布和刮平。刮刀塗布機的優點是塗布面非常平整,不受原紙表面狀态的影響;不要求塗料柔軟和流動性強,可進行高固含量塗布和高速塗布。缺點是當雜物混入塗料時,易卡在刀口,在紙面上留下長長的條痕、另外刮刀刃易磨損,必須經常更換;塗層一般不能太厚,對原紙的厚度均一性要求也比較嚴格。
52、什麼叫鑄型塗布工藝?答:鑄型塗布又叫鑄塑塗布,它是在原紙表面塗布塗料并經适當程度的熱風幹燥後,使其緊貼于具有高度抛光表面的烘缸上進行幹燥,從而得到像鏡面一樣光滑的鑄塗紙。鑄塗印刷紙的光澤性和印刷适性均優于一般塗布紙。鑄型塗布用來生産高光澤銅版紙(俗稱作玻璃面紙)和玻璃卡紙。缺點是速度較低。
53、生産鑄塗紙時應注意哪些問題?答:生産鑄塗紙應特别注意以下幾點: ①鑄塗烘缸的表面必須非常平滑,若有傷痕或缺陷,就會直接轉印到塗布面上。因此,鑄塗烘缸在表面進行鍍鉻處理後還要進行細緻的鏡面抛光加工; ②紙和烘缸之間不能有氣泡,否則會出現斑痕。所以塗布後的紙張貼在鑄塗烘缸處設有水封裝置; ③紙在烘缸上的剝離性能要好。幹燥結束,紙從鑄塗烘缸上剝離時,如果剝離性能不好,就會使紙面上形成的鏡面受到破壞。為了防止這種情況,往往在塗料中配入剝離劑,或對鑄塗烘缸表面進行非活性化處理。
54、為什麼要進行紙張結構分析?答:紙張的結構是指構成紙張的元素,如纖維、填料等成分在整個紙頁中的排列和分布。造紙原料和工藝決定了紙張的結構,紙張的結構又決定了紙張的性能,從而決定了紙張的使用效果,即具有不同結構的紙張具有不同的用途。因此,清楚紙張的結構特點,對認識它的性能和提高使用效果非常重要。
55、紙張的結構特點有哪些?答:紙張是一種非勻質材料,結構複雜,其結構特點可歸納為如下幾方面: (1)具有多種元素:纖維、填料、膠料和色料等,其中纖維是紙張結構最基本的元素,纖維原料的種類和加工方法不同,紙張的結構和性質也各不相同。填料、膠料等也因品種不同而有性能差異。 (2)纖維、填料、膠料和色料在紙頁X-Y-Z 3個方向上的分布具有各向異性,表現在纖維的排列方向不同,不同尺寸的纖維分布不同,以及填料、膠料、色料和空氣含量等的分布不同。這種結構的各向異性,主要決定于抄紙的方法和使用的設備。 (3)大多數紙張具有兩面性,即紙張兩面的性質不同。 (4)紙張具有孔隙結構,紙張的多孔結構(孔隙率)決定了紙張具有透氣性、吸濕性、吸收性和可壓縮性,這是紙張能吸收水、油墨等液體物質的基礎。 (5)纖維、填料、膠料和色料之間的結合決定着紙張的機械強度和與其他物質的結合力。
56、什麼是紙張的兩面性?答:紙張有正、反兩面,正面為毛布面,反面為網面。由于紙頁的成型過程不同,使得正反兩面的性質不同,紙張的這種兩面不均的現象稱為紙張的兩面性。 一般用長網機或圓網機抄造的紙張具有兩面性,而用夾網機抄造的紙張由于兩面同時脫水,所以不存在毛布面和網面,且兩面差較小。
57、紙張兩面性是如何形成的?答:紙張正面與反面的差别是由于長纖維和細小纖維,填料和膠料在紙頁兩面的分布不同,在紙張抄造過程中,由于漿料中的水是從紙的正面向網面方向運動,網面脫水時,網布起過濾作用,漿料中部分填料和細小纖維将随着脫水流失,所以反面相對比較粗糙,結構也比較疏松;而正面由于沉積在網上的紙胎對細小纖維和填料粒子發生阻流和助留,所以導緻正面填料和細小纖維留存較多,結構比反面緊密,紙面比較細膩。
58、紙張兩面性的特點是什麼?答:紙張兩面的差别突出表現在平滑度方面,一般正面平滑度高于反面,有些紙張兩面平滑度之差高達70%以上。由于填料粒子、細小纖維和膠料在反面流失較多,所以正面含膠量大于反面,但正面的表面強度和吸收性不如反面。對于雙面塗布紙,由于在紙的兩面都塗布了塗料,而且進行了壓光處理,其兩面性差别不大。
59、紙張的兩面性對印刷有什麼影響?答:紙張的兩面性對印刷品質量影響很大,紙張兩面平滑度和施膠度的差别,造成紙張兩面對油墨的接受性和吸收性不同。當紙張兩面吸收性差别較大時,印品兩面墨迹深淺不一,甚至會發生透印故障。紙張的正面平滑度較高,着墨效果較好,但表面強度較反面低,在印刷中更易發生拉毛現象。相反,紙張的反面較粗糙,着墨效果較正面差,但表面強度高,在印刷中不易發生拉毛現象。在實際印刷中也發現,與紙張正面接觸的橡皮布表面的堆粉堆毛現象要比反面嚴重得多。 由于印刷紙的兩面性不利于印刷品質量控制,所以,印刷應選用兩面性差别小的紙張。
60、如何克服印刷紙的兩面性?答:随着造紙技術和設備的不斷完善和提高,紙張的兩面差别也在逐步減小。如抄紙設備采用立式夾網造紙機,網部采用兩面同時脫水的方法,使紙張的兩面趨于一緻;在長網紙機上增設疊網,對紙頁的正面也适當脫水,可使紙張的兩面性能更接近;還可采用化學助留劑,使填料和細小纖維在反面盡可能保留,減少流失,從而使紙的兩面性得到改進;另外合理使用壓榨和壓光設備,也能有效地改善紙張的兩面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