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實施績效管理,但見成效的企業并不多。當中的問題可以總結為以下幾點:企業主與管理者對績效管理的觀念存在錯誤的認識,企業員工管理意識不夠、員工反感等。
績效管理誤區有哪些一般來說,員工之所以反感績效,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認知不夠全面、存在錯誤的理解。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在企業管理當中績效管理存在的誤區有哪些?
1、以為定标準、做考核、評價等同于績效管理
很多管理者,甚至老闆都沒有真正理解績效管理的含義,沒有重視起來。覺得就是定了标準,然後考核,最終評價就完事了,結果流于形式,不見成效的企業,數不勝數。其實,績效管理更加強調的是不斷的挖掘員工的創造可能性、指正員工工作過程中的弊端,最終改進績效,達成工作标準。
2、角色定位有誤
很多企業普遍認為,績效管理就是人力資源部的事,由他們去處理就好了。隻有極少數企業會把績效管理當成是企業全員的事。
其實,人力資源部在績效管理中扮演的角色主要是流程、程序的制定者、組織者、監督者、咨詢教練的角色。績效管理中的方向定位、管理推行都必須要依靠直線管理者來完成。因此,績效管理的成功導入與否,與直線上司有着密不可分的關系。
3、過于追求完美
很多人以為,既然實施了績效管理能應該能夠解決企業内部管理上的所有問題。結果發現并不是這樣,于是就慢慢對績效管理失去了信心、認為這個管理純粹是忽悠人、并沒有實際的作用。
同時,一些不夠成熟、經驗足的人力資源管理者,總想着追求完成,想什麼問題、什麼事都往績效裡面放,結果發現設計的出來的方案過大。最終造成的現象是,人力資源者疲憊不堪、員工抵觸、企業無形的成本浪費嚴重。
4、績效管理隻是管理者的事,與普通員工無關
管理一直以來都是全員的事情,管理者隻是主導這件事情的發生、統籌、完善而已。所以管理者在實施績效管理之前,就必須弄明白績效管理的目的和意義是什麼,需要用什麼方法去做、想要達到怎麼的效果,然後對員工進行必要的溝通培訓。讓全體員工,人人參與進來,人人有發言權,共同為績效管理出一份力。
總結企業想把績效管理模式推動起來,當中離不開全員的認同與參與。認同從哪裡來?又如何的讓員工參與進來?
多溝通、多宣導、多表彰、多展示成功後的藍圖是導入成功的關鍵因素。
歡迎留言寫出您最想學習的内容,根據統計,将發表相關的原創文章,感謝各位的支持。如需了解更多薪酬、績效、股權、合夥人方面的知識,歡迎持續關注。
如需了解更多,歡迎加13697743227
【答疑互動】
文/原創:李太林
編輯整理:吳志偉
微信号交流:13697743227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