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萬裡長城簡介

萬裡長城簡介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6-16 10:40:09

萬裡長城簡介(長城的由來)1

長城

青少年朋友要了解長城的由來,不妨先簡單地追溯一下曆史。

我國考古學家目前發現的最早的人類--北京猿人是居住在洞穴中的。他們不會蓋房,更沒有“城”的概念。大約在六七千年前,人類開始進入氏族社會後,先民們開始建造簡易的“屋”。人們通過建"屋”,有了保護自己的意識,那時建“屋"主要是為躲避大自然的風雨和度過寒冷的冬季。以後,人們為防止野獸的侵害和其他部落的侵擾,開始在“屋”或村落周圍挖防禦溝,挖出的土堆在一邊,形成厚厚的土牆,這些土牆,便是最原始的“城”。

幾千年後,我國開始進入奴隸社會,原始部落形成王朝,夏朝在此時誕生。夏朝人發明了築城修建“國都"的方法,雖然城郭的規模很小,但人們已知道用此辦法來顯示尊嚴,防禦敵人。

随着奴隸社會的發展,城郭的規模也越來越大,奴隸主們的胃口也越來越大,開始了各個諸侯國之間的争霸戰争。兼并戰争愈演愈烈,到了戰國時期,幾個大國都不惜動用大量人力物力修築城牆和關塞。“戰國七雄”即秦、魏、趙、韓、齊、楚、燕七個大國,都各自修築了“長城"。

到了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兼并了六國,建立起我國第個多民族中央集權制封建國家,為保衛國家的安全。抵禦北方逐漸強盛起來的匈奴的侵擾,秦始皇開始大規模修築長城。他以前燕、趙、齊三國北方長城為基礎,大規模新增修築,使各段長城連接起來。秦始皇所修長城,西起臨洮,東止遼東,綿延萬餘裡,比現在人們參觀的明長城略偏北,比現在的長城更長。

堪稱世界上古代最為宏大的建築工程。

自秦始皇以後,西漢、東漢、北魏、北齊、北周、隋、遼、金、明各代,都大規模修築或增築長城。其中漢代和明代的長城規模最大。漢代的長城達兩萬多裡。明代的長城在建築工程技術和防禦設備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進和發展。明代也是長城修築史上最後一個朝代,同時是長城防禦工程技術發展的最高階段。

由此可見,長城是我國古代各封建割據集團和各民族統治集團之間矛盾戰争的産物。長城不隻是漢族統治者為防禦其他民族而修築的,也是各民族的統治者為鞏固其統治而修每一磚每一石每一寸土,都經過勞動者的手,是他們用血汗為我們民族留下了這幹古絕唱的雄偉長城。我們因此更明白了一個真理,任何财富,都是用辛勤的勞動創造的。今天青少年,更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隻有具備了這種精神,才能刻苦學習,努力掌握文化知識,使自己成為祖國四化建設急需的人才,不愧為中華民族的子孫。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