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是大家最為熟悉的中國朝代之一。但其實大家也都知道,“漢朝”這個名詞涵蓋了兩個不同的曆史時期,也就是西漢和東漢。西漢和東漢建立的時間相差了200多年,中間還間隔了一個短命王朝新朝。那麼建立東漢的劉秀家族究竟是不是西漢皇族?劉秀本人和劉邦又是什麼關系?他為什麼能建立東漢呢?
首先我們要明确的一點是,建立東漢的劉秀确實是建立西漢的劉邦的後裔。具體來說,劉秀是劉邦的九世孫,劉秀最後一個皇帝祖先是劉邦的孫子漢景帝,所以也可以說劉秀是漢景帝的後代。而劉秀這個家族的誕生,其實可以說完全是出于一次偶然,是一次幾個機緣湊在一起的誤會的結果。
漢景帝畫像
通過剛才的介紹大家已經了解,漢景帝劉啟是劉秀的七世祖,但其實劉秀的七世祖母本來并不是漢景帝的妃子,而隻是負責伺候漢景帝的一個妃嫔程姬的侍女,名叫唐兒。所以本來她是沒機會得到漢景帝的寵幸的,也就是說劉秀這個家族本來是沒有機會誕生的。
但根據《史記·五宗世家》記載,有一次漢景帝喝醉了,召見程姬侍寝。但那天程姬正好來月事,沒法去,但皇上召見又沒法拒絕,所以急中生智,把唐兒打扮了一番,裝成自己的樣子,送到了漢景帝那裡。結果漢景帝可能确實喝迷糊了,竟然沒認出來這不是程姬,還是寵幸了這個宮女唐兒。結果這一次寵幸竟然就讓唐兒懷上了漢景帝的骨肉,後來就生下了一個嬰兒。而這個嬰兒就是劉秀的六世祖劉發。
漢朝壁畫人物
但因為唐兒出身卑微,所以雖然劉發是漢景帝的兒子,但在西漢宮廷裡卻始終地位比較低。因此雖然他在公元前155年也被封為王,但他的封地卻是位于當時相對貧窮偏僻的長沙,而且範圍比其它藩王的封地都要小。但在宮裡沒什麼後台的劉發當時也隻能接受,後來就到了自己的封地生活。
不過這個劉發應該還是一個非常機智的人,他雖然接受了自己封國的狹小,卻也一直在想辦法改變自己的處境。而他最終在十幾年之後還真等到了一個機會。在公元前142年,漢景帝過生日,把多個皇子都召回了長安向他祝壽。而在生日宴會現場,各位皇子都要跳舞向漢景帝表示祝賀。這時候劉發卻故意“張袖小舉手”,也就是用幅度很小的笨拙動作向漢景帝祝壽。而他的這種怪異行為也很快遭到了其它皇子的嘲笑。
漢朝宴會場景
那麼漢景帝看到這種狀況當然也覺得奇怪,就問劉發這是什麼鬼,劉發借機回答說這是因為自己的封國實在太小,根本沒有回旋餘地,所以自己連舞都不會跳了。而漢景帝聽到後也覺得劉發的封國确實太小,所以不但沒有生氣,反而很快将周邊的武陵、零陵和桂陽三郡劃給了長沙國,等于給劉發增加了封地。就這樣,劉發用自己的機智提升了本人的漢朝宮廷的地位,也為自己後人的崛起打下了伏筆。
從長沙到南陽這樣劉發的後人就在長沙周邊繁衍開來了。但客觀地說,當時長沙确實處于中原的邊緣地帶,所以雖然劉發從漢景帝那裡要來了更多封地,但如果他的後人始終在長沙國生活的話,在後世确實也比較難參與進比較重要的曆史進程了。
長沙國大緻方位
而且到漢景帝的兒子漢武帝時代,漢朝中央又出台了推恩令,也就是讓各地分封的諸侯把封地平分給子女,這樣經過幾代之後,多數原來的皇族成員其實也都會變成普通的農民了。所以劉秀家族後來能夠崛起,除了源自劉發這個長沙王身份外,更是這個家族後來一次重要決策的直接結果。
劉發在做了27年長沙王之後,在公元前129年去世。之後他的兒子劉庸繼承了長沙王的王位。但因為推恩令的執行,劉發的另外幾個兒子分别被封為了不同的侯,在長沙國境内也都有了自己的封地。其中,劉發一個叫劉買的兒子被封為舂(chōng)陵侯,其封地位于今天湖南省甯遠縣境内。而劉買死後,他的侯位由他的兒子劉熊渠繼承,而他的另外一個兒子劉外應該有些才能,所以雖然沒能繼承侯位,卻擔任了郁陵郡(今廣西玉林)太守。
漢代莊園陶塑
而在劉熊渠死後,舂陵侯的爵位又被他的兒子劉仁所繼承。這時候劉仁可能是感覺到了長沙國所處的地域确實比較偏僻,對自己家族未來的發展不利。所以在公元前45年向漢元帝(漢武帝的玄孫)提出了變更封地的請求。當時他以當地地勢卑濕為理由,向漢元帝表示希望把自己家的封地遷到别處,哪怕把自己家的封地減少一些都沒問題。
而漢元帝最終同意了他的請求,把他們家族的封地遷到了南陽郡蔡陽縣的白水鄉(今湖北省棗陽市境内)。此後,劉仁除了讓一個兒子留在原來的封地守墓之外,很快率領整個舂陵侯家族遷到了當地,并将白水鄉改名舂陵鄉。而當時随同劉仁遷到南陽的也包括他的叔叔劉外的整個家庭。
而在此前後,劉發的另外一支後人安衆侯家族也遷到了南陽。這樣幾個劉氏列侯家族很快就在南陽當地結成了一個規模龐大的豪強家族。一些史料記載,當時僅僅舂陵侯一個家族,擁有的民戶就達到了476戶,光每年的租稅收入就可以達到13萬5200錢,而當時漢朝的很多中人之家,也就是有相當權勢的朝臣家庭,其家庭總資産也不過10萬錢左右,所以從這個數字對比上也可以看出南陽劉氏豪族的實力了。
而舂陵侯家族到達南陽之後,很快和當地已有的其它豪族,包括樊氏、鄧氏、來氏和李氏等家族通過通婚結成了盟友關系。這樣也就使得其實力很快變得更加雄厚。所以這個家族在後來也湧現了大量在西漢官場做官的子弟。比如我們剛才提到的劉外(率領舂陵侯家族遷到南陽的劉仁的叔叔),他的兒子就曾經在钜鹿(今河北巨鹿)擔任都尉,而他的孫子劉欽則曾經在南頓(今河南項城)擔任縣令。雖然他們家這三代的官職從太守逐漸降低到了縣令,但到劉欽這一輩仍然是南陽劉氏豪族中的重要一員還是沒什麼疑問的。
劉秀崛起,因為皇族還是因為豪族?而劉秀就是劉欽的兒子。劉欽的正妻出身于南陽另外一個豪族樊氏家族,名叫樊娴都。樊娴都的父親樊重在當地擁有土地300餘頃,同時還經營商業,家資巨萬,可以說是南陽地區排名前列的富豪。而出生在兩個豪強家族結合家庭的劉秀也從小就得到了優越的教育環境,十五、六歲時就來到了長安學習《尚書》。而他到了長安之後,除了學習之外,還廣結遊俠之士,同時隻要知道有南陽上層人物抵達長安,劉秀就熱情接待,以至于後來他在長安的住所竟然成了南陽上層人物往來長安的據點。
而後來在回鄉之後,劉秀除了經營田産,還曾經到宛(今河南南陽)經商,并曾經為舂陵侯家族打過官司,可以小小年紀就已經見多識廣,而且飽讀詩書。
而此時已經到了新莽年間。因為王莽稱帝後推行了一系列相對激進且最終失敗的改革,而且天災不斷,所以在各地引發了赤眉和綠林等民變。而當時正在宛做生意的劉秀也在公元22年和哥哥劉一同正式起兵反新。而劉氏兄弟的起兵其實也是以南陽舂陵侯家族的雄厚實力以及南陽各大豪族支持為依托的。
漢朝步兵俑
當時,劉氏兄弟的義軍骨幹都是出自舂陵侯家族,他們所擁立的更始帝劉玄也是出身于舂陵侯家族,可以說是他們的族兄弟。而後來幫助劉秀赢得天下的一些重要文臣武将,則都是出自其它和劉秀家族有姻親關系的南陽豪族。比如樊宏是劉秀的舅舅、同時樊宏的夫人還是劉秀族兄的妹妹。而鄧晨是劉秀的姐夫(劉秀後來的皇後陰麗華也出身南陽鄧氏家族),李通則是劉秀的妹夫,另外一個劉秀的重臣來歙(xī)則是出自在劉秀的祖輩就和他家有姻親關系的南陽來氏家族。
建立了東漢的劉秀
雖然後來劉和劉秀兄弟與同樣出自舂陵侯家族的更始帝劉玄反目,導緻劉被更始帝殺死,後來劉秀又反殺更始帝。但總體來說,以舂陵侯家族為代表的各個南陽豪強家族在這個時期始終進行了比較緊密的合作,可以說最終劉秀成功赢得天下除了基于他自己的能力外,也跟南陽豪強集團雄厚的政治經濟實力有很大的關系,而他西漢皇族遠親的身份則更多地是起到了錦上添花的作用了。(圖片來自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