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他們出手相救,我們兩口子可能早已經葬身江中了。很感謝地标龍頭遊泳隊的隊員們的救命之恩,同時我們也要提醒市民遊泳、玩水時注意安全,千萬大意不得。”8月7日上午,四川宜賓夫婦張先生和妻子謝女士手捧錦旗,來到宜賓城區合江門,向活躍在長江、岷江、金沙江交彙處的“地标龍頭遊泳隊”送上一面燙金錦旗以示感謝,錦旗上寫着:“奮不顧身,舍己救人;品德高尚,救人神勇!”
原來,8月2日,張先生夫妻在金沙江遊泳消暑時不幸雙雙遇險漂向下遊,幸被該遊泳隊3名隊員發現,救回一命。紅星新聞記者注意到,連日來,四川南部區持續高溫暴曬,市民涉險下河遊泳的現象屢見不鮮,水上安全亟需引起重視。上述民間遊泳隊自2017年組建以來,至今已成功營救兩起遇險事件,隊員多有救人經曆。
長江遇險夫妻獲救,送錦旗表達謝意
夫妻玩水消暑
妻子被沖到深水區 丈夫救援雙雙遇險漂向下遊
據年過五旬的張先生介紹,他是土生土長的宜賓人,從小就在金沙江邊長大,算得上遊泳好手,但他妻子謝女士不會遊泳。由于最近天氣炎熱,他經常帶着妻子在遊泳圈的保護下,到金沙江淺水區玩水消暑。
8月2日上午,張先生和妻子再次來到宜賓城區金沙江北岸戎州橋頭遊泳。由于宜賓城區金沙江灘早已進行改造,江邊有高低不一的親水步道、台階,形成部分淺水區,不少不會遊泳的市民喜歡在淺水區玩水。
跟往常一樣,當日謝女士帶了遊泳圈套在身上,張先生沒帶任何水上救生設備。上午11時許,謝女士被江水沖到了深水區,趕緊向丈夫求援。以前遇到這種情況,張先生隻需要輕輕用力,就能把妻子推到淺水區。
夫妻長江遇險,三“泳士”奮勇施救
但這次不同的是,張先生連推幾把,非但沒把妻子推回到安全區域,反而連自己一起漂向金沙江激流中,往長江三江口漂去。“我沒文化,缺乏對遊泳圈承載力的認知,我以為遊泳圈隻托得起一個人。”張先生說,他見妻子在江中越漂越遠,自己體力不支無法将妻子推到岸邊,因擔心遊泳圈負重過大導緻妻子落水,因此他隻能拼盡力氣跟在妻子身邊往下漂,身體不敢借力妻子所依托的遊泳圈,“我心想萬一要死,也隻死我一個。”
妻子大聲呼救
民間遊泳隊3名隊員迅速施救 夫妻被成功救起
在夫妻倆漂經金沙江水文觀測塔下方石梯時,張先生看到兩位遊泳者正在穿衣服準備上岸,于是大聲求救:“我們體力不行了,請拉我們一把。”兩人聞聽,立即打電話向當地海事救援部門求援。
随後,兩人掙紮着又漂出三百米,謝女士看到長江三江交彙處近岸區域有人遊泳,于是大聲呼喊求救,而張先生此時已連呼救的力氣都沒有了。正在遊泳的宜賓“地标龍頭遊泳隊”隊員羅文、彭虹、張重軍見狀,迅速遊過去施救。
“我們看到水中的男子已經體力透支,時沉時浮,擔心他被沖走,一邊遊過去一邊叫他抓遊泳圈。”張先生說,直到被提醒抓住遊泳圈,他才讓身體借力托舉妻子的遊泳圈,此時他才發現遊泳圈并未像他想的一樣沉下水去。
長江遇險夫妻獲救
兩三分鐘後,羅文等三人先後遊到張先生夫妻身旁,合力将二人拉到岸邊。圍觀群衆拍攝的視頻顯示,當張先生被救上岸時已經癱軟無力,幾個人一起用力才把他拖到岸上。此時,海事救援船趕來,發現遇險人員已經獲救,遂離開。随後,張先生被送往附近醫院救治,直到第二天才逐漸恢複體力。
據羅文介紹,所謂的“地标龍頭遊泳隊”,其實隻是一個微信群,共由六七十名本地遊泳愛好者組成,凡是加入微信群的都被視為隊員,平均年齡超過六十歲。因大家基本在三江交彙處的宜賓長江合江門“地标龍頭”水域活動,因此取名。
紅星新聞記者注意到,該遊泳隊自2017年組建以來,至今已成功營救兩起遇險事件,隊員多有救人經曆。2005年8月,羅文、彭賓、李春明、劉強、周凱五人自發成立了“春暢壩泳區義務救護隊”, 多次參與救人。“春暢壩泳區義務救護隊”曾被宜賓市翠屏區政府授予“見義勇為先進集體”榮譽稱号。2005年12月10日,“春暢壩泳區義務救護隊”彭賓、羅文等五名隊員成為中央電視台12頻道《道德觀察》欄目“尋找中國勇士”節目的主人公。
紅星新聞記者 羅敏
編輯 肖子琦 責編 鄧旆光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