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福林媽咪
“我是為你好!”
這句話父母常常挂在嘴邊,卻被孩子們吐槽:這是世界上最自私的話,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
當父母說“我是為你好”的時候,确實是從經驗出發、從内心深處認為“我是在為孩子好,可孩子為什麼不領情”。
而孩子卻覺得:“打着為我好的旗号,做着傷害我的事情,這不是為我好,隻是父母的自私和控制欲在作祟。”
為什麼父母和孩子之間會出現這麼大的分歧?在看《家有兒女》的時候,劉星做了錯事情的時候,劉梅都會打着“我是為你好”的旗号,諷刺、打罵劉星,甚至在劉星做了好事之後,還是會諷刺劉星“多不容易做了件好事兒”。
我們自然是知道,劉梅是“恨鐵不成鋼”,但是這種“諷刺” “打罵”的方式,卻會讓“我是為你好”這件事情變味兒,更會讓劉星産生更多的委屈和叛逆。
甚至有網友調侃說:“劉星在劉梅的教育方式下,居然能活的這麼樂觀也不容易。”
你看,“我是為你好”,确實是父母的一片誠心,但是由于錯誤的表達方式,錯誤的和孩子的溝通方式,讓親子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深、越來越大。
比如說,孩子在學校做錯了事情,回家沮喪的跟父母說:“我被老師罵了。”
通常家長的第一反應就是問孩子:“你做錯了什麼?發生了什麼,人老師罵你?你還有臉抱怨?”
這時候孩子的反應卻不是父母想要的:“怎麼就是我做錯了,就算我做錯了,他憑什麼在同學面前那麼罵我!”
這樣不僅沒有沒有解決孩子的問題,反而增加了孩子和父母之間的矛盾,雪上加霜的境地,不是父母想要看到的結果。
那麼,在和孩子溝通的時候,父母可以運用那些技巧呢?
首先,認同孩子
父母習慣于“不認同孩子”,不管是對孩子的行為和情緒,隻要和父母預想的不一緻,就極有可能産生争執。
在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大多數的父母會在第一時間站在孩子對立面,比如說孩子被老師懲罰;孩子不滿意父母放鴿子的行為而生氣;孩子沒有按父母希望的那樣結婚生子等。
這個時候,大緻上出現的畫面就是父母和孩子各說各話,各自在各自的情緒裡面,試圖用激烈的語言說服對方,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所以,當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比如上面提到的,孩子說:“我被老師罵了”。
當孩子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其實是在向父母“求救”,因為孩子“被老師當衆罵”這種負面情緒不知道該如何處置。
這時候父母就該對孩子的負面情緒表示認同:“被老師當衆罵,你肯定會覺得很難受”。
父母對負面情緒的認同,不僅會讓孩子知道“産生負面情緒是正常的”,也會讓孩子的負面情緒減弱,并且能夠打開自己跟父母交談。
再比如說,孩子考試成績不及格,孩子非常沮喪的把卷子拿回來,父母應該跟孩子說:“我知道考試不及格會很難受,我當初上學考試不及格的時候也很難受,不過我相信你努力一下,下次就會及格,我當初就是這樣”。
這樣的說法,不光是認同了孩子難受的情緒,和孩子産生情感共鳴,還适當的鼓勵了孩子,讓孩子為了下一次考試而努力,而不是沮喪的自怨自艾。
父母對孩子的認同,特别是情緒的認同,是打開父母和孩子溝通的一扇門,這樣就不會出現“各說各話”的情況出現,父母也不用非常無奈的用“我是為你好”這種無奈又無用的話來壓迫孩子。
其次,對孩子的感受寬容,對行為嚴格
世界暢銷育兒書籍《孩子,把你的手給我》中這樣寫道:“像我們所有的人一樣,孩子無法禁止自己的感受,有時候,他們會感覺到貪婪、色欲、自責、憤怒、害怕、悲傷、歡樂和惡心。盡管他們無法選擇他們的情感,但是他們有責任選擇如何、何時表達這些情感。”
在面對孩子用錯誤的方式“表達情緒”的時候,比如父母讓孩子放下手上的手機,孩子憤怒的拳打腳踢,這時候父母又該怎樣對待孩子呢?
1、讓孩子知道父母規定的界限在哪裡
孩子暴躁的對父母拳打腳踢的行為肯定是不對的,父母要讓孩子知道:對于孩子發脾氣的行為,父母的界限在什麼地方,如果觸碰之後,會有什麼樣的懲罰。
給孩子立規矩,這幾點父母要注意:
①要用孩子能聽懂的方式,告訴孩子錯在什麼地方,不要用挖苦、諷刺的語氣表達,不唠叨;
②懲罰、立規矩要及時;
③懲罰之後可以擁抱孩子表達父母的愛,但是不要補償孩子;
④不牽扯以前的舊事,也不要攻擊孩子的人格,比如“對父母動手,不孝順,壞透了”。
2、讓孩子正确表達情緒
在《孩子,把你的手給我》裡面講了這樣一件事情:
小姑娘被媽媽帶着第一次去幼兒園,小姑娘看到牆上的畫,大聲問:“誰畫了這麼難看的畫?”
媽媽很尴尬,跟女兒說“這樣說不禮貌”,但是幼兒園老師卻說:“在這,你沒有必要一定要畫漂亮的畫才行,如果你喜歡,你可以畫的很簡單”。
小姑娘立刻露出笑容。
小姑娘說“誰畫了這麼難看的畫”的時候,其實内心是對新環境的不安,幼兒園老師的話适當的安撫和孩子。
孩子說話,有時候不能正确的表達自己,會通過無理取鬧、暴跳如雷的方式來表達,父母要懂得孩子的内在需求,并引導孩子講出自己的内在感受和期望。
父母也有七情六欲,有時候父母也會憤怒,但是父母也要懂得向孩子表達自己的憤怒:“你這種行為讓媽媽很生氣,媽媽現在很憤怒,希望你以後不要再這麼做了”。
父母的憤怒有時候會幫助孩子了解自己行為的界限在什麼地方,但是如果父母憤怒的時候跟孩子說:“滾”、“你是不是想挨打了”,這樣種表達方式是錯誤的。
父母除了接納自己的情緒之外,還要懂得反思。
對于《奇葩說》最近的辯題“離婚要等到孩子高考後嗎”,上熱搜的卻是父母的“固執己見”:無論别人怎麼說,父母都是鐵打的,完全不會思考别人的話,就算有被打動的,卻還是固執己見。
父母對于自己的觀點十分強硬,特别是在面對孩子的時候,父母這種拒絕溝通、拒絕改變的方式,會讓孩子失去跟父母溝通的信心。
父母和孩子的溝通,不是單方面的一方對另一方的引導和教育,而是有互動、有交流,互相有反饋的過程。
如果父母企圖用“看似講理的方式讓孩子妥協”,孩子也會很快的看破父母的 “手段”,盡量選擇不溝通。
父母在養育孩子、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光是在引導孩子變的更好,還是自我成長、自我完善的一個過程。
這個過程中,雖然父母和孩子之間會有争執、有不理解、有對立,但是因為互相理解、尊重和正确的溝通,會讓父母和孩子都得到成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