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号稱“八百裡縱天下之脊”,橫空出世,磅礴雄渾。沒有到過太行的人,很難理解萬丈石崖巍然陡立的震撼,而郭亮村就在這絕壁之巅,被贊譽為“世界第八奇迹”!
蜀道難,這裡比蜀道還難。海拔1700米的高度,自有絕對的氣勢!
太行山深處,有一座位于1700米懸崖上的村莊,這裡的村民上演了一場現實版的愚公移山,每一個過往的人都會駐足驚歎,奇絕的山水、淳樸的人民、感天動地的故事。
郭亮村位于河南新鄉太行山脈深處,這裡的山集泰山的巍峨、華山的險要、嵩山的挺拔、黃山的秀麗,山清水秀,讓人望峰息心,有返璞歸真的原始自然之美。
這裡雖沒有珠穆朗瑪峰的高海拔,但筆直的綿延不絕的崖壁足夠震撼人心。
郭亮村以秀美山嶺,獨特的石舍而聞名,更以其周圍自然風景吸引着旅遊者。
這裡的村民世代過着“山頂”的生活。
郭亮村最大的奇蹟是橫穿太行山脈的絕壁長廊–郭亮洞,是走進郭亮村的必經之路。
天梯是郭亮的生命梯,也是郭亮的苦難梯。十三個郭亮村的漢子發誓要鑿穿絕壁,打出通向山外的大路,用五年時間打通一條長1250米的挂壁公路。
修路沒有錢,全村賣牛羊,賣藥材,賣山果籌資。沒有電力,沒有機械,十三條漢子憑手工一錘一釺的鑿出1250米長,6米寬,4米高的隧道,打秃鋼釺10多噸,打爛鐵錘上千個。
絕壁長廊之中的郭亮洞,蜿蜒盤旋、忽明忽暗,透過峭壁邊煙雲眺望,峭壁上面民居和結滿紅色果實的山楂樹形如世外桃源般。
在東漢末年,連年災荒,加上地主和封建官府的剝削壓迫,民不聊生。太行山區的農民兒子--郭亮,率部
在東漢末年,連年災荒,加上地主和封建官府的剝削壓迫,民不聊生。太行山區的農民兒子--郭亮,率部 分饑民揭杆而起,反抗壓迫,農民紛紛響應,跟随郭亮,很快形成了一支強大的農民隊伍。當時封建王朝慌了手腳,屢次派兵鎮壓,隻因山高路險,皆遭失敗。後來,就采取了封官許願的辦法加以利誘,當時郭亮手下有一将領名叫周軍,投降了官府,被封為"平西大将軍",率領官兵前來鎮壓。因寡不敵衆,郭亮隻得退守西山絕壁,後因周軍圍困,糧草斷絕。郭亮急中生智,讓士兵将戰鼓與山羊懸挂在樹上,羊四蹄亂蹬,鼓聲咚咚日夜不停。同時,郭亮令士兵從山背後用繩索系下絕壁,安全轉移到一自然村(今"會逃站")。這個懸崖上的山村,人們為 紀念 郭亮,在建村時便将村名取為"郭亮"。
著名導演 謝晉 稱郭亮為"太行明珠",著名畫家 張仃 稱郭亮"華夏奇觀"。先後有《清涼寺鐘聲》、《走出地平線》、《倒黴大叔的缗事》、《戰争角落》、《舉起手來》、《天高地厚》等40多部影視片在此拍攝,萬仙山景區絕壁上的村莊郭亮村被譽為中國第一影視村。
《舉起手來》
絕壁上的農家生活,安逸透着與世無争的清閑。
望而生畏,令人眩暈的觀光台。高瞻遠矚,郭亮村百米高處,人們在俯瞰滾滾紅塵。
寫生的妹紙很淡定地坐在懸崖邊邊上...
遠處“之”字形的路,是挂壁公路出來下山的路。
郭亮另一有名的勝景是天池,1975年郭亮人在此築壩,修成水庫。峽谷底部的紅石岩層次清晰,有多級瀑布,水潭相連,水擊石壁時聲如雷鳴龍吟,因此又稱為龍吟峽。
河南新鄉,太行山深處,
郭亮村高懸一千七百米,
其山,集泰山巍峨,華山險要,
齊聚嵩山挺拔,黃山秀麗之美,
讓人望峰息心,窺谷忘返,
真正返璞歸真的原生态。
這裡保持着原始的“石器”風貌,石路、石牆、石院、石宅,五花八門,“石”全“石”美;加之整個村莊依山勢而建,房子不分行,不成排,錯落有緻,參差不齊,形成一種自然的和諧之美。
絕壁長廊
絕壁長廊”郭亮洞,蜿蜒盤旋、忽明忽暗、上下不一,洞壁有的整齊平坦,有的參差不齊,形狀各異。
站在峽谷對面萬丈石壁上,靜觀郭亮洞,猶如石壁上的“開窗口”。
洞外瀑布成網狀,洞下水潭碧綠誘人,悠閑的牛羊漫步在奇石、叢林之間。
郭亮 村的勇士們用5年時間,用勤勞的雙手和天不怕地不怕的精神,于1977年打造完成了長達1700米長的一個世界奇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