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格物緻知的真實含義是什麼

格物緻知的真實含義是什麼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2 08:56:28

作者:[付金才] 來源:[作者惠賜] 2016-08-12

格物緻知的真實含義是什麼(付金才格物緻知)1

編者按:中國古代優秀文化的核心經典微言大義,遣詞高妙,玄理幽微,故此我們對其進行研究時,必須注意兩點,一是要對文獻中的關鍵詞彙進行追本溯源的考查,這樣才能突破經典傳播過程中形成的各種不同解釋,從而更加正确地解讀經典中的關鍵詞彙,這一點苟明奇做的很好,其關于“格物緻知”的考查對大衆啟發極大。二是研究中國古代經典不能脫離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内聖外王,離開内聖外王的文化背景,同樣可以使得對經典形成誤讀,進而埋沒内聖外王思想的價值。

《大學》是先秦儒家思想的重要文獻,核心思想是讨論儒家的内聖外王主張,西漢時期被收入《小戴禮記》,南宋時期朱熹将《大學》、《中庸》兩篇從《小戴禮記》抽出,與《論語》、《孟子》兩書組成四書,并創作《四書章句集注》、《四書或問》,從此四書被認為是儒家思想的代表。明清時期的科舉制度規定考試内容以四書五經為主,這樣四書的地位越來越高。《大學》因此廣受關注和重視,人們将大學的内容概括為三綱八目。三綱八目是對《大學》前兩章内容的精煉概括。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緻其知。緻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摘自《禮記·大學》)

三綱是明明德、親民、止于至善。八目是格物、緻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翟玉忠先生所著《性命之學—儒門心法新四書闡微》是最近幾年儒家思想研究中極有見地的作品。他認為三綱、八目并非簡單的排列,而是實現内聖外王的基本次第和關系。比如翟玉忠說:“三綱實際上分為兩大部分,一是講天道的德,二是講人道的善。”(摘自翟玉忠.《性命之學》中央編譯出版社.2014.120)具體而言,明明德是講天道的德親民、止于至善是講人道的善。天道與人道是辯證的關系,隻有做到親民、止于至善才能真正發揚正大光明的天道,反過來隻有真正體認到正大光明的天道,才能做到親民和止于至善。關于八目,翟玉忠分析道:“這八個次第,實際包括‘内修’和‘外治’兩部分,格物、緻知、誠意、正心為‘内修’,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外治,中間為修身其連接内修、外治,故稱為本。”(摘自翟玉忠.《性命之學》中央編譯出版社.2014.125-126)所以理解“格物緻知”的含義需将“格物緻知”放置于中國文化内修外治、内聖外王的文化精神背景下。

最近讀到新法家網站轉載的原發于國學網的苟明奇先生的論文《‘格物緻知’新考》。《‘格物緻知’新考》一文的學術價值是清晰的解釋了格物緻知的字義,尤其是關于格物一詞的解釋,沒有局限于鄭玄、朱熹等先賢的解釋,從根本字義出發,化腐朽為神奇,推陳出新,将格物解釋為“将世間萬物統視為一個樹狀結構上不同的分枝,觀察和分析各種物類的性狀差異,摸索不同物性的變化規律,把握物屬之間相互關系,确認各物所在的大枝、中枝、小枝、大格、中格、小格、末格(理論上可以無限分化、細化)。”苟明奇先生對“格物緻知”的解釋是“把萬物看作一個樹狀結構上的不同分枝,通過認識各物性質和變化規律,發現物與物之間的相互聯系,确認各物類屬的活動,逐步形成并不斷豐富和完善不同領域知識體系,同時不斷改善思維方式和認知能力,向窮究萬物本質和探索宇宙普遍規律的方向不斷推進。”僅從文字上說,苟明奇的解釋是通順的。而其不足是沒能将“格物緻知”放在中國文化内聖外王的大背景下來考察。

格物緻知的真實含義是什麼(付金才格物緻知)2

筆者品讀《“格物緻知”新考》一文,其文中對于格物一詞的研究令筆者受益匪淺。筆者試圖将格物緻知一詞的诠釋放置在中國文化内聖外王、内修外治的文化精髓中,更加明确的诠釋“格物緻知”一言的含義。受《“格物緻知”新考》一文的啟發,筆者以為格物是對具體的物和事進行細緻全面的研究,此研究模型是“天道——物.事——人道”。格物并非脫離天道與人道,而對物進行類似現代科學式的研究。《大學》中對格物沒有具體介紹,我們看一看《中庸》中的部分章節就會對格物有形象生動的認識:

【故至誠無息。不息則久,久則征。征則悠遠。悠遠,則博厚。博厚,則高明。博厚,所以載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無疆。 如此者,不見而章,不動而變,無為而成。

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無窮也,日月星辰系焉,萬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廣厚載華嶽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洩,萬物載焉。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廣大,草木生之,禽獸居之,寶藏興焉。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測,鼋、鼍、蛟、龍、魚、鼈生焉,貨财殖焉。】

我們看《中庸》的這段内容,第一段是在講天道,第二部分是在分析天空之上為什麼有日月星辰,大地上為什麼山海縱橫,山上、水内為什麼有萬物群生。認真體會這些就會得出第一段的關于天道的結論。這不正是格物緻知嗎。通過研究天空、大地、群山、衆水的功能而獲得關于天地之道的認識:“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其為物不貳,則其生物不測。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我們再看《中庸》的另一部分内容:

【在下位不獲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獲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獲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順乎親,不信乎朋友矣。順乎親有道:反者身不誠,不順乎親矣。誠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誠乎身矣。】

【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上面的引文從在下位如何獲乎上的人道開始談起,得出隻有明善這個具體問題。又對明善進行深入分析,指出誠是天道。如何達到天道的境界,要從具體的擇善固執之入手,并且明确的交代了擇善固執的方法。

我們引述兩段材料的目的是以具體事例說明《中庸》是如何格物緻知的。格物并非現代科學的研究方法,而是從分析研究具體的物和事入手,獲得對人道、天道的體認。

《楞嚴經》中七處征心、八還辨見的内容也可以作為我們理解“格物緻知”一言之含義的參考。釋迦牟尼佛通過層層深入不斷否定的多次問答,引導阿難認識到心無所不在,但卻沒有具體存在的位置,引導阿難認識到凡所有見,皆是虛妄。所以“格物緻知”是通過分析研究具體的物和事來獲得關于此物此事的超越性認識,即智慧,形成天道即人道,人道即天道的觀念。

在明确了“格物緻知”的含義後,我們再從内聖外王的角度對格物緻知加以簡明扼要的說明,内聖(内修)是提高自己的境界、能力和智慧,而提高的起點是格物,通過格物體認天道獲得超越性的智慧(緻知),内心對天道升起敬畏(誠意),從而日常散亂的心性便莊嚴起來(正心),以上是内聖(内修)的内容。調整自己的身心狀态(修身),根據自己的實際處境,做好本分内事,本分内事包括齊家、治國、平天下等,這是外王(外治)的部分。當然我們将内聖和外王做了明确的劃分,現實生活中,内聖外王是一體的,隻是因為表達的方便才做這樣的劃分。

上面是筆者對“格物緻知”含義的基本理解,筆者在此文結尾,仍想表達的是對中國古代優秀文化的核心經典進行研究時,必須注意兩點,一是要對文獻中的關鍵詞彙進行追本溯源的考查,這樣才能突破經典傳播過程中形成的各種不同解釋,從而更加正确地解讀經典中的關鍵詞彙,這一點苟明奇做的很好,其關于“格物緻知”的考查對筆者啟發極大。二是研究中國古代經典不能脫離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内聖外王,離開内聖外王的文化背景,同樣可以使得對經典形成誤讀,進而埋沒内聖外王思想的價值。

(作者單位:石家莊學院)


點擊右上方的關注,小編将會每天定時更新,同大家一起學習中華文化智慧。

『了解更多中國文化智慧,請關注本頭條或添加微信公衆号、百度搜索新法家網站。』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