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和硬科技捕手記」是國科嘉和2020年推出的一檔新欄目,内容主要關于硬科技創業與投資的底層思維方式、行業觀察和經驗的梳理。
我們不僅會在這裡分享代表性創投案例、行研心得,還将結合硬科技項目的特點,探讨從科學家到企業家、從實驗室技術到産業化規模生産,所面臨的挑戰和方法論。
硬科技并不性感,也無法一日千裡、快速緻富,但它是國之重器,也正迎來屬于自己的時代風口。在創造未來的跑道上,我們希望把沿途的所見所思分享給更多夥伴。
以下是本欄目的第二十六期分享。
國科嘉和CASH Capital.
先劃重點:
礦山智能化、無人化、綠色化是國家重點支持的能源技術創新方向,礦業向安全、綠色、高效、經濟與可持續的目标發展的趨勢日益凸顯。慧拓是中科院自動化所孵化的智慧礦山技術和服務提供商,也是國科嘉和天使輪投資企業。首席科學家王飛躍教授是國際智能控制領域的開拓者,中國智能控制奠基人之一。
王飛躍教授現任中科院自動化所複雜系統管理與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曾在1990年代擔任美國亞利桑那大學機器人與自動化實驗室主任,彼時曾帶領團隊承擔卡特彼勒大型野外裝載車(Wheel Loaders)的自動化項目,研發了全世界第一輛全自動裝載、挖掘和運輸的無人駕駛大卡車。
慧拓以王飛躍教授世界首創的“平行理論”為支撐,将核心技術攻關與真實場景需求結合,研發了自主可控的平行礦山操作系統“愚公YUGONG”。
作為全機型、多礦種、全場景适配的智慧礦山操作系統,“愚公YUGONG”的研發應用對突破關鍵技術“卡脖子”難題具有重要作用。
這篇手記是王飛躍教授在「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智能駕駛論壇做的分享,談及了他對未來智能世界的認識,以及從智能出行到智慧城市的演變的必然性。
口述:王飛躍
編輯:呂夢
今天談一下我對智慧出行和汽車智能的一些看法。先來看這下面張圖片,左邊這個照片這是我2015年去拉斯維加斯參加CES拍的。
我從90年代初一直參加CES大會,從2014年開始,我發現汽車展越來越多,到2015年在展會上就碰到這麼一個大氣球,上面寫着“Vehicle intelligence”,翻譯過來就是“汽車智能”。
關于“汽車智能”這個概念當時我覺得這太複雜了——但複雜的問題往往有時候可以用簡單的方法解決。所以,要問我,如何實現無人車安全地在陸地行駛,我認為很簡單,就是讓有人開的車從路上下來。
我們其實可以從中國古代對“馬路”的稱呼得到一些啟示。今天,我們在路上已經不能見到到馬或者馬車了。馬要想上路,隻能被大貨車運載在公路上,它們之所以不再上路稱為交通工具,是因為汽車的速度太快了,馬行駛在當中會受到驚吓,這是個安全問題。
因此,就像當初汽車逐漸替代馬車一樣,我認為無人車可能會和有人車混合一段時間,但最終,有人車必須下路,将來也隻有少數人能負擔得起有人開的車。到那個時候,當無人車在你身邊閃過,有人車也會像馬一樣受驚。
當年,汽車剛上路的時候,英國議會針對汽車制定了史上第一部機動車道路安全法規,也被稱為《紅旗法案》。為了安全,法案規定機動車的行駛速度不超過6.4公裡/時。
我相信,大家未來不會用這種方式限制無人車的車速,它不但不可持續,還會浪費更多資源,這和“碳中和”的理念也不相符。
說到這裡,我們不妨來回顧一下19世紀末困擾紐約人的“馬糞問題”。
當時,人們依靠數以萬計的馬來運送人和貨物,世界各地大城市都“淹沒在馬糞裡”,有的馬拉着一輛車,有的是三四匹馬并排。僅在紐約市,就有大約20萬匹馬,每匹馬每天大約産生35磅(約15.9公斤)的糞便,在地上堆積如山。由此引發的疾病傳播也越來越多,大大危及到人們的生命。
此外,由于繁重的勞動,拉車的馬一般工作3年就會死亡,倫敦每年要清理10萬具馬屍,不少馬是在拉車過程中直接累死在道路中央,常要等到散發出屍臭才會被清理。甚至不法商販還把馬屍帶走販賣,造成市民食物中毒。
伴随着後來汽車工業的興起,馬糞問題逐漸得到改善和解決。現在看來,我們今天讨論在探讨無人車相關的很多問題,将來看都是“馬糞問題”。
回到我們的大時代,AlphaGo之後,大家對人工智能有了新的認識,我認為這種認識是根本性的,而且在認識新技術的過程中,我們不但需要對技術等概念,還需要從心理學、哲學等層面帶理解新的科學,未來社會也将進入虛實互動的平行社會:從“确定性、大定律,小數據”的牛頓範式轉向“引導性、大數據、小定律”的默頓範式。
也就是過去我們是從學習控制到智能控制,現在要走向平行控制、平行智能,通過小數據導成大數據,再把大數據煉成面向具體任務、具體場景的深智能來實現——AlphaGo在圍棋對戰中幹的就是這件事。
然後,這一新階段可以概括為“三個三”和“五個五”,并彙集成平行智能這一新的科技,而它在某種程度上也與哲學思想不謀而合,新的世界是關于平行智能的世界,也是關于平行哲學的世界。
第一個“三”是“三個世界”。按照科學哲學家波普爾的觀點,世界由三部分組成:物理世界、心理世界和人工世界。
農業和工業已經開發了前兩者,今天我們面臨着開發人工世界的偉大任務,即解放智力,讓數據資源、知識體系和社會智慧成為建設新IT時代的原料和動力,讓人類進入一個嶄新的“智業”社會。
第二個“三”是“新、舊、老”三個IT 。“老”IT是開發物理世界的主打工具,解決了人類發展的資源不對稱問題;“舊”IT是開發心理世界的主打工具,打破了信息的不對稱;而人工世界必須依靠“新”IT智能技術,解決人類智力不對稱問題,這是時代的任務。
第三個“三”是三個“軸心時代”。人工世界的“軸心時代”是人類智性大覺醒并将催生技術突破的智能時代,今天的人工智能和智能技術僅僅是開始。
然後是五個“五”,也就是五個網絡、五種社會、五力合一、五度空間、五類産業。
曾經最大的網絡是交通網,後來是能源網、信息網,現在是物聯網,但人類還缺一張智聯網。當這五張網的“大5G”網絡建好後,人類的存在形态必然發生深刻變化,五張網會以一種新的力量把三個世界緊密地變成一個整體。
在這個大網裡,交通網是最基礎的,所以無人車未來也是最重要的。
将來交通網絡上的主體一定是無人車。當交通網絡的主體是馬車的時候,我們有了鄉村、有了鄉鎮;當交通網絡的主體是汽車的時候,我們有了大都市,像北京、上海、紐約;隻有當交通網上的主體是無人車的時候,我們才會有真正的智慧城市。
我眼裡未來的智能是把“三個世界”打通,把牛頓範式和默頓範式合二為一,讓邊緣端和雲端串聯在一起,它就會像計算機一樣,給我們帶來更多、更舒适、更适合人類的新工作。
預測世界的最好方法就是創造世界,平行經濟将“制造”出“人機物”的新“三元經濟”,形成平行社會并“催生”出新的社會行為。這就是從牛頓範式向默頓範式的轉移。
将來如果一個社會是智能社會,就會形成CPSS,就會自然的進入平行産業、工業5.0,它的核心是數字員工的大量适應,它将會占将來員工的80%以上,另外15%是機器人員工,隻有5%不到的才是我們人類員工。
合起來就是邊緣端的核心員工 平行端的核心員工,核心就是知識自動化,就是人類員工和知識機器人共同從事每一個崗位的任務。
比如,将來每一個工作崗位上都可以裝有三個知識機器人來協助工作,目的是讓工作變簡單,但不取代人。“描述”機器人負責描述崗位職責,“預測”機器人負責預測待辦事項,“引導”機器人負責引導最佳實踐。
用老百姓的說法就是“吃一塹、長一智”,但換了個世界。
過去,“吃一塹、長一智”是通過在物理世界頭破血流甚至搭上生命的“吃一塹”,換來在虛拟的知識世界裡“長一智”。現在能夠用平行的方法,在人工世界“吃一塹、吃多塹”,幫助我們在物理世界“長一智、長多智”,從而實現低成本、高效能。
人會退休或辭職,但機器人則牢牢守在崗位上,人類隻需要給它們喂養“糧食”也就是信息即可。人類給機器人提供不定性、多樣性、複雜性,機器人反過來把這些内化成它們的敏捷性、向任務聚焦的能力和向目标收斂的能力。
知識機器人把“小數據”導成“大數據”,再把“大數據”煉成“小智能”,它們将擴展并給予人類“真正”的智能。這麼一來,就會形成一個新的“合一體”:人類—人機結合、知行合一、虛實一體。
這就是平行車和平行駕駛,你可以想象,人類駕駛員、數字駕駛員、機器人駕駛員一起來駕駛,一個開在物理世界,一個開在賽博空間,一個開在心理世界,讓你的駕駛不止是百分之的安全,是300%的安全。
它把有人車、遙控車、網聯車、無人車全統一起來,形成平行車,它把雲端和邊緣端通過區塊鍊、通過智能合約,通過道路形式整合起來。我們專門成立了這方面的國際聯盟,希望大家共享數據來促進這方面的研究。
我個人認為,礦山物流是最需要無人車的地方,它的剛需不是今天、明天,而是大昨天。慧拓就是從事無人礦山的先鋒團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