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學,作為儒學的一門學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而北宋程颢開其端,南宋陸九淵則大啟其門徑,而與朱熹的理學分庭抗禮。至明朝,由王陽明首度提出“心學”兩字,至此心學開始有清晰而獨立的學術脈絡。
心學最不同于其他儒學者,在于其強調生命活潑的靈明體驗,因此民國時期陳複開始提出“心靈儒學”做出注解。儒家的學脈自清末已經全然中斷,西學東漸的過程裡,中國的聖人學問開始“哲學化”,而有新儒家的誕生。
不過回歸成聖的本來面目,這才是儒家能對混亂的世局與世人能張開的貢獻。
因此,陳複重新提倡心學,并書寫《盤古心經》,繼承陽明學的道統,再開“盤古心學”,創辦書院講學,教育弟子,并組織“新人道協會”,從事外王事業的奮勉,這使得心學開始有新的動能,這種心學包容儒釋道傳統三教思想,兼融新世紀思潮與印度瑪家哲學,創造出極其特殊而新穎的儒學面目,目前正在台灣發展中。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