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是三國時期著名文學家,作為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之一與集大成者,他在兩晉南北朝時期,被推尊到文章典範的地位。其代表作有《洛神賦》、《白馬篇》、《七哀詩》等。後人因其文學上的造詣而将他與曹操、曹丕合稱為“三曹”。曹操曾經認為曹植在諸子中“最可定大事”,幾次想要立他為世子。然而曹植行為放任,不拘禮法,引起曹操的震怒,而他的兄長曹丕則頗能矯情自飾,終在立儲鬥争中漸占上風,并于建安二十二年得立為太子。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逝,曹丕繼魏王位,不久又稱帝。曹植的生活從此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從一個過着優遊宴樂生活的貴族王子,變成處處受限制和打擊的對象。公元226年,曹丕病逝,曹叡繼位,即魏明帝。曹叡對他仍嚴加防範和限制,處境并沒有根本好轉。曹植在文、明二世的12年中,曾被遷封過多次,最後的封地在陳郡,232年12月27日曹植逝世,卒谥思,故後人稱之為“陳王”或“陳思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