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油和底料的配方制作
1、老油的配方及制作
香料A配方(100斤油為例):丁香50克,香茅草25克,排草25克,八角400克,桂皮150克,荜撥50克,靈草50克,草果150克,甘草50克,香果50克,白扣250克,陳皮50克,香菜籽50克,香葉75克,山奈75克,香沙仁250克,小苗香250克(共17種4斤量)混合打碎待用。
炒制(50斤油配比為例)
準備:2斤香料A打碎,加70度的水和自酒0.6斤泡漲、火鍋豆瓣醬6斤、白酒一斤、冰糖03斤、姜1.5斤切黃豆大小丁、大蔥2斤拍破,牛油25斤(冬天15斤),色拉油25斤(冬天35斤),幹辣椒4斤(石柱紅、新一代各兩斤)可根據各地區口味少帶點籽,水開後煮20分鐘撈起打碎做成糍粑辣椒,(花椒1斤,麻椒0.8斤)用開水餘一下
步驟:鍋内加牛油、色拉油煉到150度關火,慢慢下大蔥炸香撈起不用,接着下姜粒炸香後下糍粑辣椒,炒至散開到水分失去5%-8%,下豆瓣醬繼續炒制,溫度控制在100-105度左右炒制2小時左右,下花椒、香料粉、下冰糖稍炒制15分鐘左右(根據實際情況)所有料香豆瓣酥即可,烹入白酒。裝入鋼桶靜止,加入味溢匙點滴飄香(某寶有售)100克,48小時後濾去料渣即得紅油。
備注:開始油溫一定要燒到150度,否則湯發渾,油不明亮。水分沒炒幹也是一樣不明亮,炒料時油溫一定要控制好小火。
2、底料制做(做法同老油)
準備:香料A1.25斤(打碎加白酒的70度溫水泡漲),火鍋豆瓣醬6斤,二荊條泡椒1斤剁碎,幹新一代3斤(水開後煮20分鐘撈起打碎做成糍粑辣椒),花椒、麻椒各0.5斤,牛油8.5斤,色拉油8.5斤,冰糖0.3斤,豆玻0.25斤,生姜切小丁1斤,大蔥15斤,味溢匙麻辣燙香膏(某寶有售)80克。
步驟:油倒入鍋中(先加熱色拉油再化牛油)加熱到150度放置待油溫降到120度左右,加入糍粑辣椒、味溢匙麻辣燙香膏繼續炒制散開,直到失去水分5%-8%,溫度在100-105度,炒制兩個小時左右下泡椒、豆玻,再加冰糖,噴入白酒。放置24小時。備注:開始油溫一定要燒到150度,否則湯發渾,油不明亮。水分沒炒幹也是一樣不明亮,炒料時油溫一定要控制好小火。
二、牛骨頭火鍋的制作流程
1.牛骨頭的加工處理
化凍:用鋸骨機切成15mm的薄片,自然解凍。夏天最好放保鮮櫃解凍(不能用流水強行解凍),解凍後放入大鋼桶,用涼水泡2小時,中途要換3次水。
氽水:冷水下鍋上火将牛骨氽透,邊氽水邊打出血末,然後放在另外一個開水桶裡,水開後60分鐘後停火,靜置等湯澄清撇去牛油蓋,泡4-5小時待溫度降到30-40度後打入大周轉箱,蓋紗布涼透(夏天用電扇快速吹)後放入冰箱加蓋保鮮。
炖骨頭:一次炖4件(40斤/件)共160斤,炖50分鐘(冬天60分鐘)實際炖的量根據店裡的經營情況而定,水要多放炖完後留湯做原湯兌鍋用,也可以單獨用些骨頭專門炖制(在湯不夠用的情況下,但這樣成本會高)。
調料:八角20克,香葉20克,山奈20克,草果6個(拍破去籽),陳皮70克,胡椒粒15克,白酒3克,鹽(一件40斤放38克鹽,鹽一般可先不放)38克X4,花椒30克,幹辣椒50克,甘蔗3節,蘋果2個切片,姜150克,大蔥6根,第一次要加精品牛油5斤炖
2.牛骨頭初加工注意事項
1、牛千層肚可以和牛骨同炖2、牛骨原湯要燒開後放涼保存,用于火鍋湯3、牛油放涼後放入冰箱可以重複使用4、牛骨及牛雜等原材料必須加蓋或封保鮮膜保存5、頓好的牛骨做到顔色不發黑,離骨而不脫骨,口感有彈性,看見肉肥嫩飽滿(光骨頭不能上桌)
3.牛骨頭火鍋的兌鍋比例
1、牛骨頭火鍋清湯兌鍋配比:雞精50克,味精50克,姜片5克,小蔥段10克,紅棗5克,花椒2克,蘭溪瓶裝蘿ト100克(用豬油超過),西紅柿片6克,蘋果片5片,蟲草花10根。備注:1、一定要用不鏽鋼鍋防止牛肉發黑,加熱牛骨頭時注意鍋邊底料渣糊。2、兌好鍋底上面撤新鮮芹菜段(切7CM長)。3、擦幹淨鍋邊,将鹵好的肉擺放在上面。
2、牛骨頭麻辣紅湯鍋兌鍋配比:打底食材:可用白蘿ト、幹豆角、雲豆、幹算等,根據地方口味調整。1、(大鍋)牛骨3斤、牛骨原湯4斤,底料350克,火鍋油1200克,雞精100克,味精60克,米酒1湯勻,冰糖2粒。2、(中鍋)牛骨2.5斤、牛骨原湯3.5斤,底料300克,紅油2斤,雞精60克,味精50克,米酒50克,冰糖2粒。
三、牛雜件加工預處理及制作
1、筋頭巴腦制作配料及流程
專用料油配方
批量熬制:熟豆油、色拉油、熟牛油各2斤,郫縣豆瓣醬500克,松原天驕辣椒醬500克,生姜、大蔥、幹辣椒各100克,白扣、八角、桂皮、花椒各50克混合熬制1小時而成。
鹵肉醬湯/肉10公斤,鹵湯20公斤配比
先用少許熱油将東北大醬150克炒一下,連同鹵肉醬湯香料包放入20公斤高湯,加入拍破的老姜50克,炸黃的幹蔥50克,慢火熬40分鐘後加入生抽王200克,美極鮮200克,鹽100克,味精80克,味溢匙乙基增香劑(某寶有售)10克,味溢匙麻辣燙香膏(某寶有售)100克,冰糖碎1公斤,蚝油100克,煮開即可。
鹵肉醬湯香料包:草果、八角、良姜各30克,肉蔻、紅曲米、沙姜、花椒各20克,豆蔻、小苗香各25克,甘草、白芷、白胡椒、陳皮各15克,肉桂35克,香葉30克,丁香、百裡香各10克。
自制醬料:鍋入色拉油80克,燒至6成熱下入八角、桂皮各8克炒香,下美樂香辣醬20克(剁細),天驕辣醬30克(剁細),辣椒面10克小火熬制5分鐘即可
筋頭巴腦配料
原料:有牛筋肉或腱子肉600克,加工熟處理的牛雜件如:牛蹄筋、牛心管、牛肚、闆筋、牛臉肉、黃喉、牛鞭等(任選)共計2斤。
輔料:圓蔥、胡蘿ト各100克,紅棗50克,枸杞5克
調料:專用老油200克,幹辣椒節8克,蒜子50克,自制醬料150克,醬油3克,味精3克,鹵肉醬湯700克,鮮湯300克。
2、筋頭巴腦牛雜件的處理制作步驟
1、将牛筋肉或牛腱子肉切塊,開水下鍋飛水後撈出,瀝幹水分
2、将肉料及加工預處理的牛雜件分别改刀切方塊或成菱形塊(例如:肉和肉筋、心管改刀成2cmX2cm的方塊,闆筋切成1cm寬的菱形塊)
3、将肉料和牛雜放入鹵湯鍋中大火燒開,轉小火煮50分鐘,離火在熱湯中泡30分鐘即
4、圓蔥、胡蘿ト入開水氽過,放入砂鍋内墊底。
5、炒鍋下入專用料油70克,下入幹辣椒節、蒜子和自制醬料炒香,下入肉料和牛雜略做翻炒,加醬油3克、味精3克,鹵肉醬湯700克,鮮湯300克,紅棗,枸杞小火燒開入味,盛入墊有圓蔥、胡蘿蔔砂鍋内,澆入燒熱的料油200克,點綴少許香菜即可上桌注:筋頭巴腦一定要事先用清水浸泡,而且很不容易炖爛,要多炖一會。配料随意搭配,可加多種蔬菜。
四、羊蠍子火鍋
羊蠍子香料包/40斤羊蠍子為例:八角3克,草果1.5克(去籽),白芷25克,小茴香10克,丁香1.5克,香葉3克,白扣25克,桂皮3克,山奈25克,花椒、麻椒各15克,荜撥1.5克。
白湯羊蠍子配方:鹽200克,雞精150克,味精100克,白糖50克,胡椒粉70克,姜2斤,白蘿ト3斤,氽好水的羊蠍子40斤切2cm塊,湯35斤
2、羊蠍子鍋兌鍋比例
1)、羊子麻辣紅湯火鍋兌鍋
将湯調制成川式紅湯:在調配好的火鍋中加入老油辣椒,麻椒等即成紅湯羊蠍子火鍋。底料和鍋底如同牛骨頭火鍋。
打底食材:可用白蘿ト、幹豆角、雲豆、幹等等,根據地方口味調整。
A、(大鍋)羊骨3斤、羊骨原湯4斤,底料350克,火鍋油2.4斤,雞精100克,味精60克,米酒1湯句,冰糖2粒。
B、(中鍋)羊骨2.5斤羊骨原湯3.5斤,底料300克,紅油2斤,雞精60克,味精50克,米酒50克,冰糖2粒。
可配味碟紅油、蒜泥、麻醬、乳香汁等,吃完羊蠍子可以測其它菜品。2)、羊蠍子清湯火鍋兌鍋
用容量4公斤的火鍋盆,加調味滋補料包(大棗30克,枸杞15克,黨參25克,當歸10克,姜片150克),鹽40克,味精15克,白胡椒粉5克,注入吊好的羊湯6斤左右,加入煮好的羊蠍子,燒開上桌。上桌時可配泡好的粉絲、白菜葉、凍豆腐、鴨血、豆腐等各
關鍵要點:
1、鹽開始要少放,做鍋時再加,開始放多鹽,肉不易炖爛。
2、傳統多是清湯羊蠍子,現在流行濃湯羊蠍子,熬湯的關鍵是火候。羊子大火煮開後在小火咕嘟3個小時,在焖5小時,這樣就可以制成濃湯了。
五、所有制作注意事項
1、除羊骨和牛骨等原料其他所有香料、輔料等都要用紗布袋裝好。
2、羊骨和牛骨選材要選肉多點的,肉在30%-50%左右就可以,當地市場實地考察為準
3、這次學習的主要牛哥牛骨頭。羊蠍子在處理膻味方面可參考當地的一些口味和做法加以改良。
4、關于兌鍋牛骨、羊骨放的量,也可根據自身店面的定價來調整。
5、關于麻辣成淡的程度,因地區不同加以調整(如南方人麻辣可重,北方人麻辣度要小但要比南方人吃成味大些)。
6、建議所有的原材料骨頭,在每天經營出鍋前用調味了的各類湯泡制一些時間,會更入味,而且不同口味的體現更明顯,因為大部分骨頭原料都是一種湯鍋炖制而成。以上是(牛骨火鍋)(羊蠍子火鍋)(筋頭巴腦)所有的技術配方
最後說一下食品添加劑的事情
隻要是做餐飲的,基本上都得用食品添加劑,1是為了調味,讓你的食品更好吃,其實我們平常老百姓的調味品也都是食品添加劑,比如說味精,味極鮮醬油等都是添加劑,2也是為了節約成本,有的香料在第二次使用的時候功效會大打折扣,所以這時候就需要添加劑,好用又省錢。
感謝大家的支持,歡迎大家轉發和評論,如果大家有什麼問題也可以評論告訴小編,小編會及時回複大家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