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開學焦慮症,讓孩子順利進入新學期的學習和生活
現今社會,不僅上班人群壓力大,有上班焦慮症。就連學生老師都頻頻出現開學焦慮症,在還沒有開學之前,就已經頻頻焦慮,沒辦法盡情享受假期的樂趣與休閑。
網絡圖片
開學焦慮症的主要人群是學生,“開學焦慮症”是很常見的心理現象,多集中于年齡13歲至14歲的性格内向的學生,而且女生以4:1的比例多于男生。并且成績優異、追求完美的學生和适應能力、處理人際關系能力較差的初一、高一、大一等新生是“開學恐懼症”常見的易發群體。
開學焦慮症一般會有以下一些明顯的症狀:
網絡圖片
如何消除開學焦慮症?
1. 積極引導,放松心情
現在很多孩子,其實放假并不是真正放假,反而一系列的補習班會覺得壓力頗大。真正的放松能夠預防開學焦慮症,在假期中好好玩耍,多感受生活中的樂趣,開學前一周家長要引導學生進行過渡性學習,掌握好學習和鍛煉以及其他活動的松緊度,引導學生多喝同學交流,相同群體間的交流可讓大家找到心理共鳴,有助于緩解焦慮。
另外,開學焦慮從側面反映出孩子并不喜歡上學,要引起家長的重視,多關注孩子的身心狀态,幫助孩子找到在學校可以信任的朋友和老師,或者找到學校裡有趣的人和事。特别是内向的人更容易患開學焦慮症,在日常生活中,要引導孩子主動與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2. 積極應對,提前準備
内向和孩子或者抑郁焦慮的孩子以及進入學習狀态慢的孩子,盡量在開學前提前做好開學準備,積極的應對開學可能要遇到的人和事。有些同學放假瘋玩,臨近開學害怕家長和老師檢查作業,開始焦慮,家長要提前關注孩子的假期學習狀态,提前督促孩子按計劃完成學習任務,避免臨時抱佛腳的現象出現,避免孩子在開學前因為作業沒完成焦慮難安,更甚者還會引起家庭戰争。
3. 調整作息,集中注意力
在放假期間,有些自律性差的孩子生活不規律,晚睡晚起成假期常态,開學要早起的,不及時在開學前調整作息規律,孩子就難以适應開學生活的節奏,精神不振,所以開學前要慢慢孩子調整的作息,早睡早起,該上課的時間段安排适度的學習,養成學習時間段集中注意力的習慣,有助于開學迅速進入狀态,找回自信。
最後開學焦慮症不僅學生有,老師也會有,主要的緣由是因為壓力大而産生不安感。其中,情緒低落、渾身疲勞、食欲不振都是焦慮症的表現症狀,患有開學焦慮症的人群,大部分是在生活中比較容易緊張、偏内向的人,可以嘗試多調整自己的心态以及生活方式,師生都要積極應對。
如果家裡有學生,請家長關注孩子開學前狀态,出現開學焦慮症狀的,一定要及時幫助和引導。也歡迎大家共同讨論如何更好避免開學焦慮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