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姚德政和樊琳琳在核酸檢測點偶遇。 姚德政供圖
中新網呼和浩特10月12日電 題:“以家人之名”書寫“疫”線浪漫
中新網記者 張玮
截至10月11日24時,内蒙古自治區報告現有本土确診病例1014例、無症狀感染者3715例。
本輪疫情發生以來,在抗疫戰線上出現衆多美麗又溫暖的身影,他們是親人、是戰友,“以家人之名”書寫着别樣的浪漫。
封控區披戰甲的“80後”夫妻
9月28日,呼和浩特市出現本輪疫情第一例陽性感染者,随着感染病例數急劇增加,這座“草原都市”逐漸“靜”下來。
截至10月12日,呼和浩特市現有高風險區452個、中風險區125個。
“80後”的闫實是呼和浩特市五塔寺博物館的黨支部書記,自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每一次戰疫,他都沖在一線,積累了不少經驗。
本輪疫情發生後,他再次披甲上陣,第一時間帶隊前往包聯小區核酸檢測點開展掃碼登記、維護秩序、保障居民生活等志願服務。
“幾乎每天得連續工作12個小時。”隻有中午換班的時候,闫實能利用吃碗泡面的時間,在小區草坪裡的墊子上休息片刻。
10月7日,闫實所在的包聯小區出現陽性病例,整個小區要進行嚴格封控。卡口值守、登記物資、終末消殺……闫實的工作時長從12個小時延長到15個小時。
同為“80後”的王琳琳是昭君博物院的職工,也是闫實的妻子。疫情暴發後,她便主動加入“紅馬甲”行列,參與到包聯社區志願服務中,保障小區居民的生活和安全。
“這次疫情雖然兇猛,但我也要披上‘戰袍’與闫實并肩作戰,因為我們在哪都是一家人。”王琳琳如是堅定。
圖為王琳琳(左二)加入“紅馬甲”行列。 王琳琳供圖
靜默下的警察和警嫂
“姚德政!”
在核酸檢測點執勤的興安盟阿爾山市伊爾施邊境派出所民警姚德政,突然聽到熟悉的聲音......
這個聲音來自他的妻子樊琳琳,由于興安盟多地發生疫情,阿爾山進入臨時靜默管理狀态,并開展大規模區域核酸檢測。
姚德政除了在街道24小時不間斷巡邏外,還要負責對轄區内核酸檢測點的勤務包聯。
為方便工作,姚德政選擇吃住在派出所。原本平日工作就繁忙的夫妻倆變得更加聚少離多。
樊琳琳是阿爾山市林海街道社區工作者,全城靜默後,每天天不亮,她就要抵達工作現場準備核酸檢測所需物品。
由于樊琳琳所在的核酸采集點群衆較多,她需要穿着防護服一直堅持到中午,掃碼、登記數千次。
3天沒見面的夫妻倆沒想到在核酸檢測點見面了,沒有過多的言語,輕輕一句“注意安全”結束了會面。
很多人說,嫁給警察,需要一定的勇氣,因為“警嫂”這兩個字易寫難當。樊琳琳卻深情且堅定地說,“我懂得他的辛苦,這也算是我們獨有的幸福之處吧。”
青春的接力是傳承的力量
“爸,記得按時吃飯!”
“爸,口罩要戴标準!”
“爸,穿防護服的時候要注意順序!”
……
在從阿榮旗開往海拉爾的路上,小李不斷向老李傳授着防疫一線的經驗。
截至10月11日24時,呼倫貝爾市現有本土确診病例22例、無症狀感染者41例。
這對父子将赴抗疫戰場,并肩作戰。
小李名叫李慶楠,1996年出生,2021年進入呼倫貝爾市阿榮旗公安局刑偵大隊反電詐中隊,成為一名偵查員。
雖然參加工作時間不長,李慶楠卻已經3次支援滿洲裡的抗疫工作。
老李名叫李貴海,1972年出生,1995年參加公安工作,現任阿榮旗公安局環食藥大隊教導員。
在李慶楠眼裡,李貴海不僅是自己的父親,還是他從小崇拜的偶像。“想到這次能和父親一起出戰,我就覺得自己多了一份力量和幸福。”
“以前我總是不理解爸爸為什麼總在忙,現在我終于理解了。”自打李慶楠記事起,父親便很少有時間陪他。
支援的這段時間,是這些年來父子倆連續相處最久的日子。
每天連軸轉的勤務,李貴海最期盼、最開心的就是與兒子并肩執勤。
“臭小子,沒丢我的臉!”如今的老公安李貴海總敦促兒子,一定要成為一名優秀的人民警察。(完)
來源: 中國新聞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