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點,可以試試免疫抑制劑。它們主要對機體免疫功能具有非特異性的抑制作用,對各型過敏反應均有一定效果,但主要用于治療頑固性外源性性過敏反應性疾病、自身免疫病和組織移植等。這類藥物主要有腎上腺皮質激素,如強的松、地塞米松,以及環磷酰胺、硫脞嘌呤等。
2)抗組織胺藥。這是最常用的抗過敏藥物,最适用于1型過敏反應。常用的這類藥物有苯海拉明、異丙臻、撲爾敏、賽庚啶、息斯敏、特非拉丁等。這類藥物均為H1受體阻滞劑,因其與組織胺有相似的化學結構,故能與之競争拮抗組織胺受體,對皮膚過敏反應的治療效果較好,對昆蟲咬傷的皮膚瘙癢和水腫有良效;對血清病的尋麻疹也有效,但對有關節痛和高熱者無效;對支氣管哮喘療效較差。在用藥劑量上應個體化,駕駛人員或機械操作人員工作時應該避免使用中樞抑制作用較強的品種。
第三,過敏反應介質阻滞劑,也稱為肥大細胞穩定劑。這類藥物主要有色甘酸鈉(咽泰)、色羟丙鈉、酮替芬(甲哌噻庚酮)等。主要用于治療過敏性鼻炎、支氣管哮喘、潰瘍性結腸炎以及過敏性皮炎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