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靈石的由來

靈石的由來

知識 更新时间:2025-02-25 02:13:14

  隋開皇十年,文帝楊堅北巡挖河道,獲一巨石,似鐵非鐵,似石非石,色蒼聲铮,以為靈瑞,遂命名為“靈石”,割平周縣西南地置為靈石縣。

  靈石縣,于隋開皇十年(公元590年)置縣,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曆史,春秋時屬晉;戰國時先趙後魏;秦漢時,先屬太原郡,後屬河西郡;三國時屬魏;晉時屬西漢郡;隋初屬平周縣(今介休縣)。

  唐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廢郡設道, 靈石縣屬河東道;北宋至道三年(公元997年)改道為路,靈石縣屬河東路汾州府。元至元二十三年(公元 1286年)創立行省,靈石縣屬中書省;明洪武九年(公 元1595年)改屬冀南道汾府;清初屬山西省平陽府。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設霍州,靈石縣屬霍州管轄,直至清末;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廢州設道,靈石縣屬河東道。民國十九年(公元1930年)廢道直屬山西省。1938年成立靈西抗日縣政府,歸洪趙地區領導。1939年成立靈東抗日縣政府,屬太嶽專區管轄。 1948年6月靈石縣解放,成立縣人民政府,屬榆次專署。1958年靈石、介休、孝義三縣合并為介休縣,靈石縣城改為靈石鎮。1961年分縣,恢複靈石縣建置後 一直歸晉中行署管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