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山巨源絕交書》,散文篇名。三國魏嵇康作。作者與山濤(字巨源)名列"竹林七賢",後山濤依附司馬氏集團,并推薦嵇康做官,嵇康為此作書拒絕出仕并與山濤絕交。文章語言潑辣,多嬉笑怒罵之詞,表達了作者狂放高傲的個性。文中對封建禮教公然表示輕蔑,自稱"每非湯、武而薄周、孔",後作者因此被司馬昭殺害。
趙孟頫曾多次書寫這篇文章,除刻入'三希堂法帖'中的三件外,本篇趙孟頫書《與山巨源絕交書》為延祐六年,正其六十六歲去世前三年所書,寫于綠絹之上,通卷字勢,一氣貫注,清勁圓潤,是其晚年精品力作!最适宜學書者臨摹之用。
康白:足下昔稱吾于颍川,吾嘗謂之知音。然經怪此,意尚未熟悉于足下,何從便得之也?前年從河東還,顯宗、阿都說足下議以吾自代;事雖不行,知足下故不知之。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怪,吾直性狹中,多所不堪,偶與足下相知耳。間聞足下遷,惕然不喜;恐足下羞····
庖人之獨割,引屍祝以自助,手薦鸾刀,漫之膻腥。故具為足下陳其可否。
吾昔讀書,得并介之人,或謂無之,今乃信其真有耳。性有所不堪,真不可強。今空語同知有達人,無所不堪,外不殊俗,而内不失正,與一世同其波流,而悔吝不生耳。老子、莊周,吾之師也,親居賤職;柳下惠、東方朔,達人也,安乎卑位。吾豈敢短之哉!又仲尼兼愛,不羞執鞭;子文無欲卿相,而三登令尹。是乃君子思濟物之意····
也。
唐 李邕行書《李思訓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